“今天走趟干沟,看能拍到什么。”护林员蒙旺平带记者深入六盘山腹地。
孟夏,林中乔木郁郁葱葱。十几公里山路,全靠两条腿。“瞧,这树被蹭秃噜皮了,是狍子撞的。”蒙旺平蹲在一棵树旁,指着树干说。
六盘山一角。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顺着坡地向上走,蒙旺平又有了新发现。“你看,大概五六十公分高,这是野猪蹭痒痒留的。”蒙旺平从树皮上拈起几根猪毛给记者看,“护林27年,这里的一草一木我都熟。”
“几十年前,这儿可看不到野兽半点儿踪影。为啥?这里当时压根就没几棵树!现在你看到的这座‘高原绿岛’,是干部群众几十年来背着干粮上山种树换来的!”蒙旺平边走边介绍,脸上溢出抑制不住的兴奋。
山势越来越陡峭。“有专家统计过,如今,在咱们六盘山自然保护区发现的野生脊椎动物有种、无脊椎动物种,不少‘新’的动植物还在不断被发现呢!”正说着,忽然,蒙旺平止住话头,把手指放在嘴上打了个“嘘”的手势,压低声音说:“前面有动物残骸……”
宁夏六盘山自然保护区内绿意盎然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
他猫下身,凝神观察了好一会儿,才轻轻走到近前。“有豹子!”蒙旺平用树枝拨了拨残骸,“这是野猪的——看来是头成年野猪。只有豹子有这样的能力。豹子位于食物链顶端,它能出现在六盘山,说明这里的生态越来越好!”
山风阵阵,林声若涛,如在应和。
(本报记者张文攀王建宏)
来源:《光明日报》(年05月27日01版)
责编:张永群
编辑:邢妍妍孙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