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欣05-:36
每个人都渴望幸福,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顺德是一座充满光荣与梦想的城市。全国百强市辖区十连冠、中国家电之乡、世界美食之都……这是“嚟顺德,一定得”的十足底气。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如果说,每一个人都在寻找两座城——一座为了逐梦,一座为了安居。那么选择顺德均安,就是选择能同时实现逐梦与安居、追求幸福的最佳栖息地。
选择顺德均安,就是选择能同时实现逐梦与安居、追求幸福的最佳栖息地。甘培田摄
最美生态让幸福看得见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美,城市才能美,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城市生态美更是必选项。
绿水青山蓝天,恰是均安的生态“金名片”。
均安镇,拥有超公顷植被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高达11.06平方米,镇区绿化覆盖率更是达30.28%。每一名均安人,都能享受“米见绿、米见园”的推窗见绿极致体验。
淙淙凫洲水,浓浓水乡情。均安水资源丰富,全镇共有河涌(道)81条,总长约公里,河道水域面积超公顷。均安向水而生,均安人傍水而兴,这里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频频刷爆朋友圈的均安美景图,蓝天白云永远让人印象深刻。在近三年顺德全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排名中,均安两次位居全区第一。“均安蓝”不仅天天可见,更是与绿水青山一并成为当地生态文明的美丽底色。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甘培田摄
今年初,均安镇获评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镇(乡),成为全省乡村治理的引领力量、乡村善治的先进典型和示范样板。同时,均安也位居年度顺德区城乡品质提升攻坚考核评比全区第一。
而按照区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水兴城、以城聚才、产城融合”的工作部署,均安正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做足、做好“水文章”,打造水在城中、城在水边的“生态美镇”,建设特色水乡小镇。
在人与自然共生上作出示范的均安,充分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这里每一个人提供了看得见的幸福。
城市底蕴让幸福发自内心
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她自己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烙上城市独特印记的人物。
均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有着“文有文田,武有小龙”之美誉。文武双全,是均安的城市历史文化品牌,清代科举探花李文田、世界武术宗师李小龙,更凝聚着均安人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文之纯粹、武之极致,能同时在均安孕育而出,背后彰显的是这座城市始终勇立潮头逐浪高的天资禀赋。
红色岁月里,均安走出了以黄有权为代表的英雄儿女,他们投身革命、坚毅顽强、信念如钢、战斗不息的革命精神,更是激励着一代代均安人砥砺前行。
文之纯粹、武之极致,背后彰显均安始终勇立潮头逐浪高的天资禀赋。甘培田摄
妇女能顶半边天,均安自梳女早早引领了岭南独立自主的女性意识崛起。她们主动将头发“梳起”,独自跨洋到海外谋生,展现了顺德女性独立自强、坚韧不屈的精神品格。
均安也是中国曲艺之乡,村村皆有曲艺社,万家灯火万家弦。均安曲艺名家辈出,既有李海泉、罗家权、罗家树、罗家宝等一大批名伶名家,也有数量可观的青少年曲艺“明日之星”传承粤韵。
历史文化底蕴,是一种城市品牌,是城市的无形资产,更是城市强大的竞争“软实力”,成为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标识。
均安“能文能武、勇立潮头、文脉悠悠”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形象,让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均安人都感到深深的骄傲,而这恰恰是生活在均安,获得幸福感的精神满足。
优质教育医疗绘就幸福底色
教育是民生之基,教育牵动千家万户。论教育,均安是当仁不让的“学霸”——重视教育、办好教育,是均安历来的传统,更是嵌入城市发展的基因。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优质均衡,是均安教育的最大优势。自年起,均安在全区首创“教育共同体”模式,并于年被顺德区确定为学区制改革试点镇街,在“教育共同体”1.0版的基础上推行2.0版的“学区教育共同体”建设,成为全区学区化管理改革的典范。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资源。
6年来,均安始终引领顺德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管理”改革,五次荣获顺德区“教育工作先进镇”,“学区教育共同体”更是被中国教育学会专家称为“顺德可以向外推广的‘原创性教育改革’经验”。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优质均衡,是均安教育的最大优势。甘培田摄
值得向全国推广的“均安经验”,不止“学有所教”,还有“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今年3月23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大篇幅专题报道《老有所医解难题》,均安成为广东省样本,登上央视向全国推广示范。
通过率先探索构建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均安彻底打通医疗与养老服务,横向打通各级医疗机构资源互通共享,纵向“一竿子插到底”,把“以医代养、康养融合”的服务,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全省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全国首批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机构,入选全省基层改革创新经验复制推广清单……均安医养结合得到了全社会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