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绿岛幼儿园筑牢校园疫情防线我们

活泼又健康礼貌善交际

好学爱探索合作勇竞争

热情|诚信|懂礼|自信|创造|

F、绿岛幼儿园

FGREENISLANDKINGERGARTEN

启智尚美求得修真

给我一株嫩芽还你一棵大树

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给我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我们根据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开展了“认识新冠病毒”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初步了解病毒的危险,提高了保护自己的安全意识!

1

新冠病毒知识

各班老师将防疫知识与健康知识有机结合,用图画和手工制作出的作品,张贴在主题墙上,“如何预防冠状病毒”、“正确戴口罩”、“洗手七步骤”、“卫生好习惯”等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融入到环境中。

老师讲解新冠病毒的由来、危害。让幼儿对新冠病毒有了初步的认识。

小朋友们听到这个病毒这么厉害,是不是有些害怕呢?老师告诉你,不要怕,只要认真做好防护,保护自己远离病毒,就是对这场战役做出的最大贡献!

2

全园师生核酸检测

病毒的传播途径,如何预防病毒,以及平时的应对措施,让我们一起行动,防止传染病的发生。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3

防疫小知识

我们应如何做好防疫?看文章,一起了解↓

疫情防控

不可掉以轻心

防疫不可松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知识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总体要求是什么?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级分类”的原则,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按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工作要求,坚决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和境内疫情反弹,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落实“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坚持“人物同防”,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疫情防控,及时发现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做到早、小、严、实,科学精准,有力、有序、有效处置疫情,发现一起扑灭一起,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德尔塔变异株病毒主要传播渠道是什么?

(1)呼吸道飞沫传播。就是我们打喷嚏、咳嗽甚至说话喷溅出来的呼吸道的飞沫携带病毒,会导致跟他近距离接触的人感染,呼吸道飞沫直接喷溅到呼吸道上、口眼鼻的粘膜上,导致感染,这是最主要的一个方式。

(2)接触污染物传播。这个病毒在物体表面可以存活一段时间,其他人用手接触了这个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沾染了病毒,他再触摸自己的口、眼、鼻的时候,就会被感染。

(3)气溶胶传播。这个病毒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形成空气传播,特别是在室内,通风不畅的狭小空间,如果感染者病人咳嗽、打喷嚏,除了大颗粒飞沫外,还会形成非常细小的分泌物颗粒,这些细小颗粒在空气中悬停一定的时间,被人吸入就可以导致感染。

将忠告“砸”进心上

3.对德尔塔变异株病毒防护应采取什么措施?

“快”就是出手快。做到响应快、决策快、处置快,确保应急响应和处置措施跑在病毒的前面。

“狠”就是要管控狠。第一时间开展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的排查和管控,确保在最短的时间以最有力的措施切断传播途径。

“严”就是要措施严。及时总结经验,筑起严密的防火墙,确保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严防死守。

“扩”就是精准的扩。果断扩大包围圈,加大排查、筛查范围,坚决不放过一个潜在的感染者,确保将传播的风险尽快控制在管控范围之内。

“足”就是要保证隔离点充足。储备足够的隔离场所,一旦划定隔离范围,要坚决做到应隔尽隔,规范隔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4.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是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nCoV,以下简称新冠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结果,新冠肺炎潜伏期为1-14天,多为3-7天;发病前1-2天和发病初期的传染性相对较强;传染源主要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可能;由于在粪便、尿液中可分离到新冠病毒,应当注意其对环境污染可能造成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播。新冠病毒在流行过程中基因组不断发生变异,目前研究提示部分变异病毒传播力增高,但其潜在致病力和对疫苗效果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5.哪些重点人群需要疫苗接种?

(1)做好职业暴露风险较高的人群、有在境外感染风险的人群、维持社会正常生产生活运行的人员以及维持社会基本运行的关键岗位职业等重点人群中18周岁及以上人群接种工作,为其提供健康保护。

(2)做好边境口岸等重点地区、服务业、劳动密集型行业、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和各类学校教职工等疾病传播风险较高的18周岁及以上人群接种工作,为其他有接种意愿的18周岁及以上人群接种,降低人群感染和发病风险。

(3)根据疫苗研发进展和临床试验结果,进一步完善疫苗接种策略。

将忠告“砸”进心上

6.发现新冠病例应如何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加强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监测,一旦发现发热等可疑患者及时开展实验室检测,对病例应在2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发现发热等可疑患者后要在2小时内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落实“村报告、乡采样、县检测”核酸检测策略,尽早发现疫情。加强对密切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以下简称密接的密接)、入境人员、高风险职业人群、纳入社区管理的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送医开展核酸检测。

7.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应如何报告?

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但无相关临床表现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入境人员、高风险职业人群等重点人群核酸检测、传染源追踪、流行病学调查、人群筛查等途径发现。对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应在2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并在2小时内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如后续出现相关症状或体征需在24小时内订正为确诊病例。

8.发现聚集性疫情应如何报告?

聚集性疫情是指14天内在学校、居民小区、工厂、自然村、医疗机构等范围内发现5例及以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主要通过常规诊疗活动、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审核分析、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病学调查、重点场所和重点机构人员以及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等途径发现。聚集性疫情应在2小时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报告。

9.医疗机构对就诊人员如何进行监测?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应当提高对新冠肺炎病例的发现和报告意识,对所有发热患者和其他无发热的可疑患者,不明原因肺炎和住院患者中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所有新入院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10.对风险职业人群如何进行监测?

对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和从业人员,集中隔离场所管理和服务人员,口岸进口货物直接接触人员,新冠肺炎病例定点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普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和急诊等科室医务人员,国际交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船舶引航员等登临外籍船舶作业人员,移民、海关以及市场监管系统一线工作人员开展健康监测和每周全员核酸检测。发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者及时到具有发热门诊(诊室)的医疗机构就诊并进行核酸检测。

对农贸(集贸)市场、普通医疗机构其他科室、快递外卖、交通运输等特定服务场所和行业人员每周开展抽样核酸检测。

小朋友们不要紧张也不要害怕,在家要多听爸爸妈妈的话,多运动,多吃水果蔬菜,增强抵抗力,做好自我防护,病毒都会被我们阻挡在外面的,希望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够成为抗击病毒小战士!同时也希望我们能够早日打赢这场战役!

END

幼儿园咨询方式周园长:汪园长:赵老师:点赞是一种鼓励!

分享是一种传递!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您分享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