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猎云网盛佳莹
11月12日,星空华文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中金和中信建设担任联席保荐人。
星空华文听上去可能很陌生,但实际上,它是灿星文化在今年8月重组后的主体公司,也是《中国好声音》、《这!就是街舞》等综艺节目的IP运营商。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星空华文第一次冲刺IPO。从年开始,星空华文就先后辗转上海证监局、创业板,但都因为种种原因上市未果。
七年过去,星空华文的王牌综艺已经不如从前,叠加疫情、短视频冲击,综艺市场遇冷,星空华文净利润由盈转亏,此次赴港IPO,星空华文还能唱响自己的“好声音”吗?
上市之旅坎坷
2年,《中国好声音》横空出世,第一季收视率高达3.08%,豆瓣评分7.9分,在收视和口碑上都获得巨大成功。
其背后的制作方灿星文化也一度成为资本宠儿,成立至今,先后获得CMC资本、浙富集团、阿里巴巴、朗玛峰创投等多家机构的投资。
年,正风生水起的灿星文化开始对上市跃跃欲试。彼时,灿星文化董事长田明提出分拆上市的方案,灿星文化跟随母公司星空传媒赴港上市,灿星文化的兄弟公司梦响强音在A股上市。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梦响强音负责《中国好声音》的艺人经纪、品牌管理和互联网衍生业务,旗下签约了吴莫愁、金志文等艺人。
而星空传媒则是传媒大亨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与华人文化基金共同注册成立的合资公司,两者分别持股7%、53%。
但随着默多克的新闻集团退出,星空传媒股权架构大调整,灿星文化的“上市梦”被迫暂停。
7年底,灿星文化再次重启上市之旅,开始Pr-IPO轮融资,在此次融资后,其估值一度超过亿。
到8年2月,灿星文化向上海证监局递交了IPO辅导备案资料,拟独立上市。但8年上半年灿星文化营收出现亏损,达到万。加上彼时政策对综艺的监管力度开始加大,到8年6月,灿星文化估值已缩水到亿。IPO也再次按下了暂停键。
年11月,时隔两年时间,灿星文化第二次向深交所创业板递交招股书。今年2月,灿星文化与绿岛风、张小泉一同上会,接受创业板上市委员会的现场审议。但只有灿星文化未获通过审核,终止IPO,而目前绿岛风、张小泉均已实现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根据审议公告,此次未通过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为拆除红筹架构后股权架构复杂,实控人认定理由不充分、披露不完整;二是因为公司6年3月份收购梦响强音后形成商誉19.68亿元,对此商誉的会计处理未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在创业板折戟后,灿星文化在8月与中国香港的星空华文传媒电影完成重组,以“星空华文”改道港交所。
并且在递交港交所的招股书中表示,深交所终止灿星文化的A股申请并不意味着灿星文化的财务报告程序存在任何内部控制缺陷,或偏离了相关中国会计准则。同时,其有关梦响强音收购事项产生的商誉的问题也已经不再适用或存在。
净利润由盈转亏
一边是坎坷的上市之路,一边是星空华文的业绩也在一路下滑。
根据招股书显示,星空华文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四部分,包括综艺节目IP运营和授权,音乐IP运营和授权,电影及剧集IP运营和授权,其他IP相关业务,即艺人经纪,演唱会组成和制作,衍生消费品、即时体验场地等一系列IP相关服务和产品。
其中,综艺节目IP运营和授权是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8年、9年、年,综艺节目IP带来的收入占比分别为72.9%、7.2%、69.9%。
但星空华文的王牌IP《中国好声音》已经播到第十季,《蒙面唱将猜猜猜》拍了五季,《这!就是街舞》距今也已经有四季。
综艺节目的IP都面临着观众审美疲劳,IP老化的问题。
根据艺恩数据,5年《中国好声音第四季》总播放量为3.9亿,6年更名为《中国新歌声》后播放量为52.7亿。
7年开始,该IP播放量开始下滑,《中国新歌声第二季》播放量下滑至28.7亿;8年起改回《中国好声音》后播放量为13.3亿,而到了年,7月底上线至今播放量仅有3.9亿。
收视率方面,央视索福瑞数据显示,《中国好声音》第一季第七期时,收视率达到.%,决赛夜更创下5.23%的高纪录。而到9年,该系列节目平均收视率仅剩1.%。
对于星空华文而言,《中国好声音》是其高光时刻,更是“现金牛”。根据此前灿星文化提交的A股招股书披露的信息,7年-9年,该节目产生的收入分别为6.65亿元、5.5亿元、.62亿元,节目制作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2.33%、32.96%及26.67%。该节目实现的毛利分别为2.20亿元、2.6亿元、1.72亿元。
《中国好声音》收入和毛利逐年下滑直接导致灿星文化的业绩也随之日渐式微。根据最新提交的招股书,8年至年上半年,星空华文的收入分别为17.39亿元、18.07亿元、15.60亿元和1.55亿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76亿元、3.80亿元、-0.28亿元和-0.25亿元。
净利润由盈转亏,上半年营收更是同比大幅滑落7%。
8年以来,各大视频平台自制综艺争相涌现,叠加近年来疫情、短视频的冲击,星空华文在市场上不再“吃香”。
尽管星空华文也开始尝试制作网综节目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但其效果均不如《中国好声音》。
8年2月,灿星文化与优酷合作的《这!就是街舞》以超过17亿的点播次数位居舞蹈类综艺节目排行榜榜首。彼时,媒体宣传其广告招商金额近6亿元,然而该节目为灿星文化带来的收入并不高。
8年、9年,《这!就是街舞》营收分别为1.09亿元、1.8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8.85%、1.1%,甚至不及同期《中国好声音》的一半。
根据云合数据的《综艺有效播放霸屏榜》,年上半年,上榜综艺出自星空华文之手的也仅有一部《追光吧!哥哥》,排行电视综艺播放量第九。
吸金能力下降,星空华文迟迟未打造出下一个爆款。
路在何方?
收入来源单一的隐患,作为星空华文创始人,田明很早就认识到其将桎梏公司的长期发展。
事实上,早在6年,田明先后收购关联公司星空国际和梦响强音,将广告代理及艺人经纪业务纳入版图,形成“内容+广告+艺人经纪”的业务闭环。
同时,田明也试图让各类IP资源之间形成有效的协同效应,从而进一步延伸其IP价值链,实现业务稳步增长。
围绕《中国好声音》,星空华文试图打造多层次文娱IP生态。例如,通过运营专有移动应用程序“中国好声音”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