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又一大项目落地开工了。
9月28日,衡阳国际物流港正式举行了开工仪式。项目的建设和建成,对衡阳加快建设区域物流中心,进一步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
等到该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实现公、铁、水多式联运,大幅降低物流成本,凸显衡阳市交通区位优势,服务衡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还能增加就业岗位约个,可实现年收入30亿元,实现税收收入约3亿元。
之前就有不少在外地上班的衡阳人吐槽,回衡阳了找不到工作,因为没有相应匹配的行业,现在国际物流港项目已经启动,也能吸引一大批游子回衡就业,实乃
利民之大举。
有心人自会注意到,自从衡阳正式定位为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以来,衡阳的发展思路早已悄然发生重大变化。
如果说以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拆旧房子盖新盘,那么现在则是玩命招商引资,疯狂建设产业园。
除了上文提到的国际物流港外,近年来,湘南湘西高新软件产业园、衡阳国家高新电商产业园、创新创业中心、丰家洲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园、特变电工云集5G科技产业园、白沙绿岛等大项目纷纷亮相。
城市的管理者已经清醒认识到,曾经的发展模式可能已不再适合衡阳。想要“建强副中心、奔向新辉煌”,除了大搞产业大搞项目,别无他途。
衡阳是传统的工业大市,有着根深蒂固的工业基因。但近年来,衡阳在工业上的发展却有些“有心无力”,无奈看着周边兄弟城市纷纷超车。
想要盆地变高地,“工业立市,兴工强市”必须成为主旋律。
只有下定决心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强力主攻制造业,衡阳才有机会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逆风翻盘,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
所以你看到了,近年衡阳都在忙什么。
忙着招商,忙着上项目,忙着优化营商环境,忙着出台利好政策扶持企业、救活楼市......
楼市利好政策咱们之前已经提到过很多次了,这里就不过多赘述。关于企业扶持,衡阳还做了这些努力:
★市、县两级联企干部下沉到企业一线,摸排收集企业现实困难问题个,目前已解决个,解决率达95.5%;
★实施全市联企“解难题攻坚月”行动;
★创新“五赋一聚焦”机制优环境;
★全面铺开政务集成服务“大综窗”标准化改革;
★建立“五制一清单”帮助企业解难题、产业链企业帮扶问卷调查等做法获省政府肯定;
★“清”易通、“码”上办政务服务新模式获国、省各级媒体推介;
★实施保供电系列措施,确保衡阳所有工业骨干企业的订单交付和市场占有率。
不得不说,这些优质服务直接送到了企业的“心坎上”。
目前,衡阳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增速居全省第一位;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净增92家,全市总量有望突破家;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1家,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在未来,衡阳还将培育出更多的“龙头”企业,“瞪羚”企业,让其成为推动衡阳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的强劲力量!
目前,衡阳城市化进程还远远没有到尾声,老城城市更新和新区破茧成蝶都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只要坚持走下去,衡阳的前途必定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