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艺术和创新的关系如何中国美术馆美

雕塑作品《高山仰止——向伟大的科学家致敬》表达了艺术季对科学家们的由衷敬意,油画《国家的脊梁》中科学的天空里群星闪耀……近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的“美在科技——中国美术馆藏科技题材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这是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之一。中国美术馆从馆藏中精选出余件科技题材作品,向观众全面展示科技、艺术和创新的关系,呈现近现代以来中国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科技、艺术和创新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带着问题看展览,会有更多收获。

国家的脊梁董卓油画中国美术馆供图

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时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

袁隆平(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陈健雕塑中国美术馆供图

对于如何理解科技、艺术和创新的关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8月29日在该展览的新闻发布会上分享了自己的认识。他的观点也为观众更好地观展提供了指导。

吴为山认为,科学探寻的真与艺术追求的美,滋养着人类的心智,使人们在对世界认知的不断提高中推动社会的发展。艺术与科学既相异又相通,二者不可分割。一方面,科学发现能拓宽艺术创作的视野,增加艺术表现的深度;科学技术可以让艺术的表达手段更加丰富多元;科学语言还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启发。另一方面,科学发现在本质上就具有某种美学理由。无数伟大的科学家都提到过审美判断或美感对科学发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美太湖水商亚东油画中国美术馆供图

“科学创造与艺术创作拥有同一个灵魂——创新。正是通过艺术与科学的不断创新,人类的思维境界才得到了一次又一次升华,社会经历了一场又一场变革。对个人、对民族、对国家来说,创新是内在的需求,是生生不息的滋养和拥抱美好未来的希望。”吴为山说。

吴为山表示,科技和艺术的发展宗旨都是为人民服务,都是致力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与提高。本次展览分为“科技人物——求真之路开拓者”“科技事件——创新征途里程碑”“科技成就——知识应用结硕果”三个部分,希望通过展览,观众能感受科技工作者们潜心致研、服务社会、传播真知的生命意义;理解科技事件和科技成果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以及人民幸福之间表里相依;欣赏艺术家们为表现科学之美而创造的艺术之美。

展览现场张玫摄

观众刘女士告诉记者,她被油画《最美太湖水》震撼到了,“寥廓江天中,监测水质的科技工作者神情专注,画面中间的几个人表情生动、动作相互呼应,看起来是监测结果让他们感到很欣喜,特别有故事感。清澈的碧波、鲜艳的红衣,远处的绿岛、白鸥,阳光透过云霞,感觉整幅画都在发光。我觉得科学和艺术在这幅画里完美结合了。”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6日。记者看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观看展览。张女士说:“趁开学前带儿子来看看。我们看到了屠呦呦、袁隆平、钟南山,还看到了辽宁号航母、贵州‘天眼’。希望通过参观这个展览能让孩子知道,科技工作者是值得尊敬的人,成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是件很光荣的事,科学家是青少年最值得追的‘明星’。”

展览现场张玫摄

“美在科技”展览中,观众既能看到中外著名科学家的光辉形象,也能看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日常工作状态;既能重温激动人心的重大科技事件,也能了解惠及大众日常生活的科技成果应用……徜徉在一件件艺术作品间,关于科技、艺术和创新的关系,每位观众会有自己的感悟。(作者:中国旅游报记者张玫;编辑:宋雨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9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