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打造武汉中央创智区
积极对接光谷科创大走廊,依托区域高校优势学科,构筑武汉大学“信息”经济圈、华科大“光电子”经济圈、武汉理工大学“智造”经济圈、华中师范大学“文创”经济圈等高标准谋划标志性示范项目,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
实质性启动街道口片区、华中科学生态城片区更新改造,加快北港工业园及周边区域提档升级,加快武昌殡仪馆搬迁,将中央创智区建设成为科技创新示范区、原始创意主阵地、国际创客新社区。
高水平开发杨春湖城市副中心
以和平、梨园片区为主体,依托高铁枢纽、东湖绿心的区位优势,重点引进总部经济、商务旅游、交流会展、双创孵化等产业形态。加快推进中高压线迁改、道路、综合管廊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导入高端优质的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提升片区的整体功能和价值。
加速二次供地,加大二次招商力度,积极推进华侨城欢乐天际、前海人寿等新经济载体建设。抢抓时机加快推进天兴绿岛小区收储、村集体产业用地开发,实现民生和经济发展双赢,增强总体开发后劲,将杨春湖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华中地区企业总部汇集区、区域高铁枢纽的综合商务区和新经济高地。
高层次建设南湖城市副中心
加快推进南湖城市副中心规划法定化。深化与南湖周边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重点引进一批具有功能性、研发性、商务性的大型项目,大力吸引企业总部和国内外高端人才落户。统筹推进省农科院片区改造更新、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
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加快推动生态底线区城中村改造,打造国际科创城。推动一批高效高新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将南湖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高效高新产业集聚的城市副中心、大学之城的创享家园、动静相宜的品质南湖。
高标准建设青菱生态科技新城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配套,依托“一江、两河、三湖”等生态资源优势,加快织补片区管网,完善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配套。重点引进智能制造、大数据、新能源汽车配套、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影视娱乐和现代化服务业。
以卓尔·华谊兄弟电影小镇等项目为载体,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新高地。坚守生态底线区,对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的区域实行生态保护优先。加快推动白沙洲大市场、增益冷链冻品市场、钢材大市场搬迁进程,将青菱生态科技新城建设成为城市经济区、产业创新区和生态旅游区。
高颜值构建天兴洲生态绿洲
坚持生态绿洲、景观绿洲、旅游绿洲生态发展方向,重点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在维持天兴洲“滩、水、林、田、草、鸟”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上,持续推进都市农业体验区、湿地涵养培育区、野生动物栖息地建设,将天兴洲打造成为长江之珠、城市绿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