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
在
前
面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BuildingaSharedFutureforAllLifeonEarth)。为了更好地展示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我们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专栏,推介鲜活案例和经验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今天推荐的是:长丰县:打造“飞鸟集”。
杜集镇地处长丰县东北部,年被授予“安徽省省级生态乡镇”。鸟岛位于杜集镇北部沛河社区境内,地处荒沛河中游,是合肥地区唯一一个原生态鸟岛,年成功申报合肥市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并通过验收。现在杜集鸟岛已有鸟类多种,它们中以留鸟为主,有57种,占45.2%;其次夏候鸟和冬候鸟均为29种,旅鸟有11种。这片鸟岛并非天然形成,凭空而来,它的背后是一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故事。
上个世纪60年代,杜集鸟岛还是一片荒芜河滩,村民陆凤奎和他的父亲在这片荒芜的滩涂经年累月的栽树栽竹,将荒芜河渚变成了竹树环合遮蔽日月的绿岛,杨、柳、榆、槐、椿浓荫蔽日。生态绿岛引来白鹭、仙鹤、喜鹊、斑鸠、八哥、大雁等多种鸟类在此筑巢安家、栖息繁衍,渐渐地成了鸟的天堂,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鸟岛”。陆凤奎一家又主动承担起护林护鸟的义务,每天都要绕着鸟岛检查有没有人毁木、布网猎鸟,经常半夜三更打着手电,起床巡查。在他的带领下,周边老百姓也越来越理解陆凤奎为祖国绿水青山做出的贡献,偷盗行为也逐渐消失。陆凤奎被亲切的称为鸟岛的守护神。
在陆凤奎老人的影响下,长丰县杜集镇政府接过爱鸟护鸟的接力棒,因地制宜谋划,多措并举打造长丰“飞鸟集”。
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年,杜集镇申报并获批了荒沛河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1亿元,用于荒沛河沿线绿化、护坡、景观带打造等项目,通过治理,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切实改变改善鸟类生活环境。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安排专人看护管理,严禁打鸟捕鸟,每年都对鸟岛进行环境治理,清理枯枝烂叶,并对枯死的树木进行清理更换补植。
保护与发展相结合
杜集镇以“绿色生态”为着力点,加大苗木、花卉种植力度,扩展鸟类生活区域,林区面积已达亩,鸟岛境内森林覆盖率达82.6%,极大地改善了鸟类生活空间。同时,杜集镇对鸟岛核心区实行封闭保护和生态修复项目,护林员居住点外迁,新增两座观鸟台,在方便游客近距离观察鸟类活动的同时,降低游客深入林中的概率。同时,建成了游客接待中心,内设VR科普体验馆,可以让广大游客和群众更近距离了解学习鸟类的小知识。
营造引鸟护鸟的良好社会氛围
杜集镇在鸟岛森林公园、荒沛河沿岸林区等地区大范围悬挂人工鸟巢,为鸟类的栖息繁衍创造有利条件,吸引更多鸟儿栖息。组建了“绿色飞鸟”志愿服务队,开展“文明旅游伴我行”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开展鸟类科普知识宣传以及参与鸟岛周边环境卫生整治,提升了群众爱鸟护鸟及生态环保意识。
原标题:《保护生物多样性
长丰县:打造“飞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