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石洲始信桃源在人间

《汨水平江永留芳》彩墨画轴(局部)。

□文/图潘刚强

汨罗江东来西去,贯穿青山绿野,一路蛇行斗折,最为精彩的神来之笔,便落墨盘石洲。江心突起一块巨大磐石,高三四尺,阔五六丈,石面平坦,石体镂空,吞江吐水,截流遏浪。

二水中分,船道陡窄,滩长弯急,暗漩潜流。磐石将江水逼向右岸,自东北渐折西南,劈开一道圆弧河道。右岸石壁直立,左岸沙泥堆积。玉带缠绕,外涮内淤,绿岛圆盘,乃依石生洲,故又名磐石洲。

汨罗江上盘石湾(周令钊美术馆供稿)

汨罗江航道48处险滩,盘石洲的龙王滩还排不上。34处深潭,虾蟆潭名列其中。

天生一只石蛤蟆,麻背绿头,石英白肚,四肢盘座,昂首向天。据旧志载,虾蟆潭水深浪急,每年总要打烂几艘运载粮米的船只。天老爷疑是石蛤蟆作祟,便让雷公劈掉了下嘴唇,使它再不能吞吃粮米。

东岸皇封岩,此处出产的青石,呵气便可磨墨,乃造砚之宝。邑人曾有诗写道:“当年洪武到此游,忽见黎庶采石丘。借问老者欲何为?宝砚献君写风流。”明太祖朱元璋到此一游,有老翁主动进贡献砚。谁知朱元璋一高兴,竟下道圣旨,将这座山岩封为皇家专用,从此没有皇令不得擅自采石。

航拍盘石洲(摄于年)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汨罗江万古不废昼夜不息,可滩声早已不再似旧时。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前后,公路运输逐步取代了水运,一座座拦河堰坝将河水提升灌溉发电。七十年代末,黄棠电站建成了汨罗江上第一坝,将其上游正常水位提高十几米,盘石洲的大磐石和蛤蟆石淹没沉入河底,从此再也没有浮出过水面。

水深江阔,明净如镜,盘石洲那片四平方公里的大河洲,东北西三面环水,南面一脉青山作屏障,登高远眺,宛若一只绿色的飞碟降落汨罗江边,世外桃源莫过如此。平伍公路开通,一岛两桥,飞越东西,二号大桥踏足大磐石,一号大桥横跨虾蟆潭,将这块养在深闺的翡翠宝石,珠光艳艳地呈现在人间。

年6月,余光中先生与笔者在盘石洲。

年端午节,我陪同著名诗人余光中从汨罗屈子祠溯源而上,参拜平江杜甫墓祠。夕阳时分,余光中、李元洛先生驻足盘石洲。雨后的汨罗江,天光云影空灵如洗,恰有数片雾岚随着轻风在山脉间悠悠地飘浮游荡。先生傍江而立,让随行的摄影记者将这一湾浅浅的蓝墨水拷贝下来,留作永恒的记忆。“江流石不转,始信桃源在人间。”诗人相聚盘石山庄,众人鼓掌击拍,听李元洛先生吟唱《乡愁四韵》,余光中先生亲笔题笺留下美好祝福。

年5月初,我专程看望乡贤周令钊先生。从4月25日踏上故乡的土地,周老马不停蹄地往大山里转。恰逢周老87岁生辰,大家提出替他在县城摆个寿宴热闹热闹。周老不肯歇脚,拎着生日蛋糕登临福寿山。这时,从北京传来喜讯:国务院正式批准将福寿山—汨罗江风景区列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区。周老高兴得合不拢嘴:“这是我最有意义的一次生日。”走过长寿街,翻越石牛寨,一路风尘仆仆到盘石洲。周老说,这几天右脚膝盖有点痛。

笔者和周令钊夫妇在幕阜山。

新作的条幅、斗方铺满一地,满屋子的墨香。本来已经说好,到盘石山庄让周老坚决封笔休息,故连写生的画夹都没有带。索求墨宝的人每天总是络绎不绝,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怎么好拒绝呢?回到故乡,满眼都是亲切的山水,每刻都是和煦的乡情,平江的好山好水亲情乡情滋养人呢,周老觉得浑身是劲。

从年应邀创作《春洒黄金堰》大幅油画开始,周令钊夫妇经常回平江写生作画,助推家乡的发展变化。夫妇俩先后为常德诗墙创作了平方米的《沅江春暖》《澧水花繁》两幅大型壁画,为永州市的柳宗元纪念馆设计了“永州八记”雕屏,为岳阳楼创作漆屏风《巴陵胜状》。年,他们在岳阳市南湖宾馆创作了《天下忧乐情满怀》《春风又绿盘石洲》巨幅壁画,分别绘制在临风楼大厅左壁和接待厅。

年,周令钊、陈若菊合作创作《汨水平江永留芳》彩墨画轴,9米长卷历时4年完成。年周老自称96岁再画平江,创作《平江八景》水墨组画,包括石碧潭、连云山、仙姑岩、盘石洲、千年古樟、福寿山、幕阜山、石牛寨。年11月17日,周令钊美术馆正式开馆,夫妇俩创作的幅作品,包括许多珍贵历史资料,永久在家乡展出。周老常说,绿色平江、红色平江、金色平江,是我的多彩家乡,永远是最美的风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