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新道路百姓的幸福里

大雨村位于崇州市白头镇重庆路中段,沿着幽绿的最美乡村公路行进,不远便到达坐落在无根山脚下的“鲜道·幸福里”,鲜嫩的野花在绿荫中微微摇曳,浓密翠竹中的川西林盘安静而不失活力。

规划先行,催生田园综合体

作为白头镇大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代表项目,“鲜道·幸福里”是川西林盘保护开发的成果之一,也是大雨村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面向子龙湖,背靠无根山,大雨村在新村建设之初就有意识地探索适合本村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从农事体验基地着手,大雨村以稻虾体验馆为主体打造中型农家乐,以餐饮与住宿服务配合小龙虾生产加工。吸引社会资本与专业团队加入后,业态不断丰富,形成了如今集产业、餐饮、民宿等项目于一体的“鲜道·幸福里”田园综合体。

“幸福里”职业经理人高发敏是大雨村七组的村民,在外经营餐饮行业十几年,大雨村村委会的数次拜访让他决定回到家乡做贡献,并带着已经成熟的餐饮企业入驻。“我们是先想好要做什么产品,而不是先建起来再去思考”,高发敏表示,与其他林盘不同,大雨村的职业经理人们在投资之初就酝酿好了对整个林盘的设计与规划。

离开城市的水泥丛林,在“幸福里”吃一餐价格亲民、香浓地道的豆花饭,在竹林下喝一杯清茶,晚餐后可以在米酒馆小酌,民宿也备着精致的客房,配合线上引流与销售,幸福里生意好时甚至“一位难求”。高发敏自信地说:“我们要让游客能够在这里愉快地过个周末,做好‘36个小时’的经济,而不只是一顿火锅或者一个下午。”

秉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的理念,白头镇向村(社区)派驻经济专员,靠前指导村庄规划、产业规划编制和项目策划实施,编制完成《幸福稻乡林盘公园策划规划方案》、业态布局方案等。大雨村根据相关规划先后发展了“竹海听涛餐饮有限公司”、“老渔塘农家乐”等17家乡村旅游经营主体。

多方发力,助推增收致富

一个林盘的再造需要多方支持,齐心协力做事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也是增收致富的必要条件。

乡村振兴首先是村民自己的事。年大雨村村民在村委会动员下以资源入股、现金入股的形式参与新村建设,选择郭家林盘作为新村建设点位后,当地4户农户便腾退出闲置宅基地用于产业发展,同时村里88户农户筹资万,在村委会组织下组建蜀禹农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村集体产业。“幸福里”开业后有很大的员工需求,大雨村村民陈大姐在竹林中餐厅工作,她是就近就业的其中一员。陈大姐告诉我们,“以前在玻璃厂打工,离家远还要上夜班”,去年村委会号召后回村就业,陈大姐表示既给村里帮了忙,自己也轻松不少。

职业经理人中有不少和高发敏一样,是在外多年后返乡参与乡村建设的乡贤人士、有识之士。大雨村村委委员徐庆良表示,“其中有退伍的团级干部、有经验丰富的企业高管,他们是我们新村建设的关键力量”。本村的优秀人才回到乡村共同参与经营,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丰富经验,还能带着资金入股、带动资源进驻,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给了村民更多信心。

川西林盘经济发展政策的春风不断吹拂到大雨村,幸福汇聚“幸福里”。“成都市、崇州市各级政府对我们的帮助很大,没有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就没有今天的幸福里”,作为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高发敏表示他真正感受到了政府在资金筹备、发展模式探索等方面对大家的关心与支持。

价值挖掘,推动可持续发展

幸福里林盘是白头镇的田间“绿岛”,保护开发田间“绿岛”,能够使城乡共享绿色生态发展红利,也能促进乡村振兴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的树木、竹林都是上百年的,有故事的!”大雨村的生态基底给消费场景的打造提供了环境优势,高发敏很自豪,同时也表示林盘经济价值的开发“可以为一棵树让路”。走进“鲜道·幸福里”,经过浓密的老竹林,沿着绕树修葺的小道行走,一幢幢新房在植物旁顺势建成。可以看到,充分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同时,幸福里林盘被大雨村以最好的方式保护着。

另一方面,延续乡村发展,消费场景的业态配置需要不断提档升级。据了解,“鲜道·幸福里”滨湖火锅能够同时容纳一千多人用餐,竹林中餐厅也能容纳七八百人,但随着发展进程,景区整体的业态配置也需要不断丰富。高发敏表示,除了要增加儿童玩乐设施、咖啡厅之外,大雨村林盘建设二期项目已经在筹备阶段。

按照成都市政府的要求,大雨村要以幸福里林盘为极核,联动杨家扁、易家扁等10余个川西林盘,实施重庆路沿线精品川西林盘连片综合开发,打造以绿道为主线、生态为本底、田园为基调、文化为特色的“幸福稻乡”片区综合体。白头镇人已经找寻到一条“一个精品林盘培育出一家规上服务业企业”的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当下的川西林盘既能体验野趣,又留住了乡愁。但他们还在深入思考着,在充分保护生态环境并激发出经济效益的同时,如何让更多人有“幸福”文化的认同,这需要白头镇人不断努力探索,续写幸福故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