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这次以远火为重要角色的大演习,是对绿岛实行全面封锁,意思是我围着你打,用远火对绿岛实行全覆盖的打击,小蔡你就是个瓮中之鳖。
话倒也没说错,但是,更确切地说远火主要不是为了攻击绿岛,而是打援。
中国的火箭炮家族天下第一,可以在四百海里内做无缝拼接的饱和攻击。这款兵器,可以说,就是为主权之战专门量身定制的,但是,这个计划目前可以放弃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么实战的一款兵器为什么不能在主权之战中做主角呢?既节约成本,覆盖又大。
因为俄乌冲突给了我们自己,也给了对手太多的启示。
真的开打,估计对手主要是考虑如何在第一波的饱和攻击下存活,我们很可能根本不会遭遇到决战,多半一个整营的建制都逮不着。对手必定是藏军与民,以无形对有形。如果对手真这么做,我们不可能也不会动用远火的神威。从传统上说,中国一向以炮为战神,远火之强大,型号之齐全,都是天下无双,却定然不会用它来毁灭宝岛。更何时况,今天还有很多同胞在集会反对 ,他们说:我们是T湾人,更是中国人。
目前,仅T北就有五千多个防空洞,官谋也公开表示未来打的是巷战,通过军民交错,让我们难以下狠手,从而拉长被全面占领的时间。
早期T军的战略是反攻,后来是积极防御,甚至扬言要攻击三峡,以及于军方赶紧宣布这是政客在胡扯淡;再后来是全面防御,不谈进攻了;再后来,是以一周防御时间为目标,等待西方的驰援。
既然远火不能大显身手,演习又为什么要展现出它的强大威力?
这是因为,环形的区域设置不仅仅是封,也是堵,是为西方准备的。远火可以全面覆盖一个区域,成本相对导弹要低得多,覆盖性的打击等于把一场海战演化成了陆战。在我们的家门口,远火的优势无可替代。如果我们与对手在大洋决斗,自然是敌强我弱,但是有远火和陆基中导的支持,其威力之强大必定令对手胆寒,权当是给了T岛一个金钟罩吧。
我们的22型双发导弹舰也是近海防御的重器,这种小舰也可以说是为台海量身定制的,当然不是用它攻台,小舰的意义是敌舰近不了身。它们是海上的群狼,不失为一种不对称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