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用双手描画更美鹰城人民资讯

□本报记者张满刘蓓刘世超

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人,那么园林绿化工作人员就是化妆师,他们用一双巧手,把城市描画得更加漂亮。

5月13日上午,鹰城广场。市民在健身器材旁健身;喷泉广场旁,人们翩翩起舞;月季园里,游客流连;大松树下,戏曲爱好者倾情演唱。身穿绿色园林绿化马甲的周海红和侯荣华在广场上巡视,已经有30年工龄的她们是市园林绿化中心鹰城广场生产班的班长。上午9点半,她们已经忙活了4个小时。

“广场上事儿多,除了绿化任务外,道路保洁、清理擦拭垃圾桶、劝导市民文明游园等都是我们的活儿。”周海红说,“现在市民素质越来越高了,但是广场上人流量大,我们还是天不亮就来,天黑了还没走,忙到晚上十来点也正常。”

“像周海红、侯荣华这样的员工,我们中心还有很多。”市园林绿化中心宣传科科长尚亚征说。

53岁的尚跃先在鹰城广场西南部的小木屋做志愿者已两年。“广场景色很美,设施也齐全。”她指着小木屋门口的圆形花坛说,“看,绿篱整整齐齐,里边的植物修剪成球形,搭配得多好看。”

见缝插绿扮靓街头

在市区光明路与湛北路交叉口东南角,有一块平方米的绿地——福苑,徽派风格的白墙黛瓦、菱格轩窗,墙上有王维的《山居秋暝》。休闲区地面铺设透水砖,中间是一块小小的池塘——略凹的洼地种着观赏草,四周围以鹅卵石,临人行道一侧是两块弧形小花坛,环抱池塘,南北两侧设有休闲座椅。小小的街角尽显自然与人文之美。

这里原来是金域蓝湾小区的售楼中心,之后是一家羊肉汤馆。拆除违建后,这里成了废弃建筑空地,十分影响市容。园林绿化中心承担改建绿化任务后,把这里变成了市民休闲、歇脚的好地方。

新华区迎宾社区云泽巷深处的一个游园怡园建成后年久失修,居民重建游园的意愿很强烈。去年9月底,为配合创文,市园林绿化中心围绕老旧小区改造,在推进老城区个小游园和个小微绿地建设过程中,优先将其作为试点进行提档升级。

由于云泽巷窄,大型机械进不去,该中心只能把树木、建筑用料运到路口,再由人工一棵棵、一车车运进去。

改造后的怡园让人眼前一亮。紫藤廊架粉刷一新,笼罩在充满现代艺术感的钢制凉亭下。两处精致的植物“绿岛”采用了流行的花境+造型桩景手法,将构架植物和时令花草错落搭配,为园林增添了不少灵气和情趣。

怡园完工后,居民很满意。“听到他们的赞美,我们感到再苦再累也值了。”怡园项目的施工负责人王华伟说。

海绵理念惠及市民

福苑面积虽小,但五脏俱全,包含了观赏、休闲、文化等元素及海绵理念。建成后两年,负责项目改造的方伟迅趁下大雨时专门去福苑看过几次,“没有积水,海绵效果非常好”。

市园林绿化中心党委委员肖升光说:“好多专门搞园林设计的看到福苑后给我们打电话,向我们取经,业内评价非常高。”

怡园在设计施工方面,也结合了海绵城市的理念,路面铺装使用了透水性优越的混凝土架空砖。“这在咱省是首次应用。以前在垫层上直接铺地砖,现在是在垫层上方加入石子,夯实震平后再铺砖。施工更费劲,但是路面透水性更好了。”王华伟说。

5月16日下午4点40分,下着蒙蒙小雨,附近居民海老先生和他的三位老伙计在怡园门球场打球。“怡园的透水性很好,下雨也能打球,从不积水。”海老对怡园的建设赞赏有加。

创文以来,景观提升了,城市更美了,市民心情更加愉悦,而王华伟成就感满满。

公式“公园城市+”市民舒心+

在逛公园的同时赏景、健身、接受文化熏陶,结合市民需求,我市“公园城市+”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

5月13日下午,69岁的路大爷和老伴儿带着小孙女在河滨公园东坡亭里游玩,他家住在市客运中心站附近,与公园一路之隔。“这里风景好、环境好,文化氛围特别浓厚。”陆大爷说

这是河滨公园“公园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园区银杏大道北头是苏东坡雕像,南头圆形广场内,有唐宋八大家介绍。银杏大道的地面上镶嵌着二十四孝青石图。湖中有东坡亭,湖栏杆和湖西侧百米花廊立柱上都刻有苏东坡诗词。移步换景间,到处充满着诗韵花香。

“公园城市+体育”也是近几年公园文化建设的耀眼明珠。资料显示,市园林绿化中心建设体育设施35处,其中已建成19处,在建7处,正协调对接中的9处。

市青少年宫南侧的湛河堤上,有一个名叫希望之星的足球场。5月16日下午3点半,天气有些阴沉,时不时还会下两滴小雨,足球场上有16名少年和两位家长正在踢球。“每到周末,我就会和伙伴们一起相约到足球场踢球。”来自市实验中学的少年王光洁说。

智慧园林在路上鹰城未来更美好

公园广场是文明的引领之地、传承之地、发散之地,更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市园林绿化中心公园广场科负责人王磊说,为了让更多市民参与创文,各游园内成立了商户自治委员会、群团活动委员会,并聘请热心市民以监督者的身份参与管理。去年底,有市民反馈,大家来公园、广场健身时,总是将衣服挂在树枝上,十分不雅,更有甚者还在树上钉钉子。“后来我们在河滨公园、河滨广场、鹰城广场、白鹭洲城市湿地公园等主要园区设置了挂衣架,市民反馈很好。”王磊说,创文以来,他感觉最大的变化就是精细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不忽视每一个小地方,把工作做细做好。”

目前,市园林绿化中心正在推进智慧园林项目,计划在我市中心城区公园、游园、道路、绿地增装摄像头、电子屏等。“未来坐在指挥中心,通过摄像头就能把游园内的一花一草看得清清楚楚。举个例子说,哪棵树生虫了或缺水了,系统会有反馈。收到信息后,我们可以直接安排园林工人过去打药,省时省力。”王磊满怀憧憬地说,下一步他们还要争创全国生态园林城市,让鹰城更加美好。

本文来源:平顶山晚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