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美食与台湾美食大对比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还记得读书时候余光中的一首《乡愁》把乡愁与亲情融入于此。台湾与大陆隔海相望,虽然归期无望,但作者内心中总抱着一份回归希望、一份团聚期盼。

中国台湾被称之为宝岛,有着:“绿岛阳明山,花坛景美;秀水日月潭,莺歌爱河”的美称,是许多人最初的台湾印象。

一部台湾电影《海角七号》把台湾的美景及风土民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导致中国内地民众掀起了一阵台湾旅游热。台湾文化中以闽南人为代表的闽南文化、客家人代表的客家文化与外省人带来的新文化在台湾共处融合。同时,还有原住民所代表的南岛文化。其实闽南文化起源于泉州、漳州,客家文化起源于岭南地区,除去台湾省,我国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均广泛分布着两种文化,影响人数远超台湾。

两岸文化一脉相承,并没有什么不同,与台湾的美食、语言、文化、传统习俗等等相似度最高的是福建。今天我们首先跟大家来分享下美食篇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呢!

美食篇

1海蛎煎

蚵仔,即海蛎。蚵仔煎,又叫海蛎煎,闽南地区传统小吃。不同地区做法也不尽相同。海蛎煎香鲜细腻、美味可口。咬上一口,满足都是海蛎的鲜味、番薯粉的嚼劲、鸡蛋的香气还有韭菜的香味,满满的一口,简直是味蕾级别的享受,超级满足。

民间传闻,当年郑成功大败荷军,荷军在一怒之下,把米粮全都藏匿起来,郑军索性就地取材将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饼吃,想不到竟流传后世,成了风靡全区的小吃。

在厦门有着十分多的关于海蛎煎的名气店家:黄老伯海蛎煎(内厝澳码头的附近的小摊位)、珍珍海蛎煎,又叫做台南卤肉饭(开禾路口BRT附近的店)、莲欢海蛎煎小吃店,酒香不怕巷子深,纵使有些店面都是藏于巷子中也都是门客络绎不绝。

在台湾海蛎煎也是相当的出名的,不管在哪里都是看到海蛎煎的店铺,在加上台湾的夜市非常多,各地区的人喜欢去台湾游玩使得海蛎煎的名声大振。

名气店家:赖记蚵仔煎(台北宁夏夜市)、七佳蚵仔煎(台南花园夜市)、海埔蚵仔煎(花莲)、王记蚵仔煎(新竹)、清泉号(台北华西街夜市)等。

海蛎煎,最关键的就是一个“鲜”字,故新鲜的海蛎最为关键。一定要现剥现烹现煎,做出来的海蛎煎方会鲜美多汁。

加上甜辣酱超级好吃的,简直是人间美味~~

一个字鲜鲜鲜鲜!

2面线糊

面线糊起源于福建泉州,是福建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的风味小吃,成糊状,是由细面线、地瓜粉制作成。先将水煮开,放入番薯粉和调料、面线。一般为早餐食用,也可以当做点心和夜宵,就着油条跟马蹄酥吃。味道鲜美,清甜爽滑,具有闽南地方风味。面线糊一般可加入多种配料如海蛎、大肠、小肠、虾仁、猪肝、鱿鱼、鸭心、豆腐、卤蛋、煎蛋(蛋都是剪碎后加入)、醋肉(炸肉片)、香肠、香菇、等等。此面线糊味道鲜美,清甜爽滑,具有闽南地方风味。

当然,随着美食的创新,现在的材料是越来越丰富了。喜欢什么都能自己挑选加哪些材料,只要店家有。

名气店家:“老卢面线糊”(晋江市泉安中路莲屿街41号)、“隔壁老伯”(泉州市丰泽区泉秀街道金帝花园1号楼28号)等。

关于面线糊,台湾叫做蚵仔面线(念-ámī-sòa)也是台湾极具特色的小吃。一碗蚵仔面线的好坏取决于蚵仔的大小与新鲜度、大肠卤制地好不好,面线也以手工制的为佳,大骨或柴鱼熬煮的汤头更鲜美健康,配上各种调味料之后,鲜香的蚵仔面线保证吃完还回味无穷。

名气店家:东发号(台北)、油库口蚵仔面线(新北)、小洪面线(台北)、蚵仔面线(台北饶河街夜市)、陈记蚵仔面线(台北)等。

3润饼

说起润饼相信很多人并不知道是什么,但是我相信我只要跟你说,就是那个春卷的样子,但是不需要炸的东西你就说:哦~原来是那个,超好吃的。没错,接下来就是跟大家介绍润饼。

润饼发源于泉州,是中国闽南地区、潮汕地区以及台湾地区的一种风味小吃。食用时将薄如蝉翼的熟面皮把各种菜肴制成的馅料包卷成枕头状,然后还根据个人嗜好蘸上各种酱料,比较类似没有炸过的春卷。馅料一般有豆芽菜、高丽菜、香菜、红萝卜,再加上豆干、肉丝、魷鱼、蛋皮等,酱料有花生粉、糖粉、海苔酥等。在过去只有清明节那天因有祭祖的习俗,才能吃到这么美味的食物,但是现在则每天都能吃到。

名气店家:在泉州西街的老店里,傅国忠的名字没有他家的店——“亚佛润饼皮”来得出名。这家《舌尖上的中国》曾经拍摄过的闽南老店,传到他的手上,已是第三代。当然也有其他家店,但是名气却不是那么的......

润饼,在台湾的名气也是相当大,受到当地群众的广大喜爱,成为了大众餐桌上的一道佳肴。要知道在以前,只有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加,现在想吃随时都能吃到。

名气店家:郭家润饼(新竹)、正宗现做润饼(台北)、传统润饼卷(台北宁夏夜市)。不少夜市就有,一个润饼价格约在30-50元台币之间。

4馅饼

虽然馅饼不算是一道甜点,但是这时候还是绝对不能错过的。馅饼在厦门是一道受到老少年幼都喜爱的美食。它不仅能记得的补充饥饿,也能充当零食,更是有结婚或者孩子满月的人群作为喜饼分送给亲朋好友的。厦门的馅饼,以“日光岩””黄则和“等等最为出名。但是做为当地人却喜欢钻老巷子里的,像是藏在厦门同安城区的小巷子里的“双鹿老铺”等老店铺,吃吃老味道。虽然没有像”日光岩“等这么的大名气,但是实力与销售额也是不容小觑的。

在台湾能跟厦门馅饼相似的甜点,首选必须是凤梨酥了。凤梨属是台湾的著名小吃,外皮酥松化口,内馅甜而不腻,此种中西结合的凤梨酥,连西方人也赞赏有加,故逐渐成为岛外观光客最喜欢的台湾手礼之一。凤梨酥和凤凰酥内馅的口味有些区别,凤梨酥是甜馅,而凤凰酥是咸甜口味的,其中在凤梨冬瓜馅的基础上加些咸蛋黄,口味更佳。正宗的凤梨酥皮薄馅大,外皮酥松化口,凤梨内馅甜而不腻,其中为了口感需要,通常会添加冬瓜,成品非常好吃。

名气店家:当中台湾最为出名的凤梨酥有“佳德”、“微热山丘”、“裕珍馨”、“犁记”等等作为伴手礼的首选。

其实不管是中国台湾的凤梨酥还是厦门的馅饼,两者之间其实大同小异,除了里面的馅料有些不同之外,做工工序不同之外,还是很多相似点的,像是形状类似,满足甜,咸等口味。当然随着,社会进步发展,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都在更新换代,随着大众的口味再做创新与变化。

5、珍珠奶茶

吃完甜点馅饼是不是觉得有些噎呢?这时候就需要来一杯珍珠奶茶解解渴,找间靠海边的店,点杯珍珠奶茶,看着美好风景,吹吹海风,喝上一口珍珠奶茶,满嘴珍珠的嚼劲搭配奶茶的浓香,好满足!逛了一整天的疲惫瞬间消失,恢复到活力满满时刻。

珍珠奶茶是台湾饮品界响当当的代表,据说它发源于台中有名的春水堂。早期春水堂用摇摇杯泡茶并摇出茶的泡沫,发明了泡沫红茶,后来又加入像珍珠的粉圆,因此诞生了珍奶茶。浓香的奶茶遇上Q弹的珍珠,解渴又有嚼劲,很快就风靡全台乃至世界。

名气店家:春水堂(总店台中)、陈三鼎(台北)、桦达奶茶(高雄)、天仁名茶-茶趣、垦丁蛋蛋奶(垦丁)、翰林茶坊(台中)等。

而在福建内也有着不少的珍珠奶茶店。像是厦门鼓浪屿上有着十分特色鲜明的“张三疯奶茶店”,还是之后发展起来的像是“coco”、“贡茶”等等,很多其他牌子也都是由台湾人或者是去台湾专门学回来的人开的,味道都差不多。不过,也根据了当地人的口味进行的创新与发展。

虽然,各地的美食,不管是奶茶还是海蛎煎都有着各自的特色与口味,但是在根源上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就像是台湾与大陆地区,虽然隔海相望,但是我们吃食上有着众多的相似点,这是因为我们同宗同源...

说了这么多,我都饿了!但其实最想说的是,台湾与大陆的美食都是同宗同源的,一脉相承的!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跟大家分享两岸之间其他的相同风俗习惯等,敬请期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