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县:生态廊道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6月6日,在桂阳县正和镇朝阳村“红军夜宿梨山”红色教育基地,今年新栽的余株梨树冒出了新芽,有些还长出了花骨朵。今年来,桂阳县通过实施农村“四旁”(水旁、路旁、村旁、宅旁)植树推进村庄绿化,大力开展西河流域乡村绿化美化行动,致力于将西河打造成全国知名乡村振兴示范带、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和“幸福河湖”胜地。截至目前,该县已在原已建成的郴州西河国家湿地公园西河风光带(桂阳段)完成栽植梨树、黄桃、池杉等各类苗木3万余株,实现了四季有花、季季有景、层次多样、布局合理、特色分明的西河生态廊道,促进了西河生态廊道示范带转化成集旅游休闲、产业富民、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生态休闲旅游景观长廊。
郴州西河国家湿地公园是我国南部地区典型的河流型湿地,发源于北湖区仰天湖、桂阳县龙渡岭,流经桂阳、北湖、苏仙、永兴四县区的八个乡镇,在永兴塘门口镇汇入耒水,全长千米,流域面积平方公里,是郴州市最大的本土河流。西河风光带(桂阳段)综合治理一期工程于年9月正式动工,年5月底完工,完成了城际绿岛、旅游公路等主要工程建设,形成了以风光旑旎的西水河为核心,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游居自然行,生态行为特色集科普和农业科技,衣耕文化,特色农业展示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了集防洪风光、生态休闲和文化展示为一体的西水河沿河风光带。
为把西河风光带(桂阳段)打造成全国知名乡村振兴示范带,从今年1月开始,该县就根据西河流域乡村地理位置、自然禀赋、生态环境状况、产业发展需求等不同情况,按照“一村一花一果”的原则,科学规划建设特色鲜明、色彩丰富、景观优美的12个重点示范村,坚持“整体绿化、兼顾效益”的原则,在村边、宅边栽植余株小金橘、柚子和梨树、葡萄树等果树进行村庄绿化美化,动员村民在院内、房前屋后植树种果,鼓励农民家庭养花种草,建设幸福美丽庭院,让农家小院个个有颜值;突出生态景观特色,突出美化、彩化、香化,坚持“见缝插绿、提高档次”,补植桃树株、荷花50亩、莲藕20亩进行游道彩化,让道路条条是彩带;在保护好原生林草植被和不占用耕地的前提下,栽植全冠池杉株进行河道提质;种植黄桃株、丹桂、樟树株进行驿站美化,打造庭院四季有花、村前屋后树木成荫、宜居宜游的生态景观,让各个村庄彰显花果飘香的富美特色。同时,选择西河岸线第一层低产低效林山脊为骨架,以落叶木本花卉、落叶彩叶树种、珍贵树种为主,采取补植补造、提质改造和抚育管护等措施,开展增花添彩,提质增效,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了“金山银山”。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