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巧家县城,宽畅整洁的街道次第延伸,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透出现代都市的浓郁气息;从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坝址到蒙姑镇,巧家境内形成了一个长上百公里的高峡平湖,碧绿的湖面云蒸霞蔚,仙气氤氲……近年来,借助白鹤滩水电站建设的机遇,巧家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规模体系不断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道路框架不断拉开……县城道路“畅起来”、城市面貌“绿起来”、民生短板“补起来”,一个湖滨旅游生态城市已初见雏形。
巧家县贝贝教育集团董事长苟兴芝从年参加工作后,就在巧家县城生活。年,她在新华南路创办了贝贝启蒙园。苟兴芝回忆说,那个时候巧家县的新华南路这一片全部都是农田,道路都是羊肠小道,她就带着小朋友们到农田里去探索大自然。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及城区面积的扩大,苟老师的幼儿园从原来接近城郊位置变成了城市中心,而她也抓住城市发展的机遇,陆续兴建了绿岛、智博等4所幼儿园。
“我们于年办起了智博幼儿园。回想年办贝贝启蒙园的时候,智博幼儿园这一片全是农田,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这一片现在全是高楼大厦,巧家城市变化太大了。”谈及城市的变化,苟兴芝非常感慨。
据介绍,白鹤滩水电站建设给巧家县带来助推巧家县打造“绿色能源牌”、产业结构优化、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等一系列机遇。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安置移民5万余人,将全面改变城市面貌,推动县城建设成为最具特色的湖滨生态宜居旅游城市。促进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为巧家城镇注入新的血液,促进城市消费升级,加速推动城镇化进程。
“十三五”期间,巧家县聚焦建设特色湖滨旅游城市目标,坚持建管并重、统筹城乡,加快推进县城扩容提质、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改造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坚持规划引领,县城总规获市政府批复,县城控规、详规和综合管网等专项规划和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城乡规划体系逐步完善。城镇建设力度持续加大,金江、迤博片区棚户区改造和移民安置规划区开发全面推进,堂琅大道提升改造完成,新建14座城市公厕,移民产业发展中心、行政中心投入使用,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面完成城管执法体制改革,探索建立“街长制”“段长制”管理模式,以“两违”整治、市容市貌、规范秩序为重点,全面加强县城管理,县城环境持续改善、风貌明显改观。全县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年的30.2%提升到年40%,提高近10个百分点。“一城三镇”湖滨生态旅游城市布局初步形成,大寨水电旅游、金塘温泉度假、蒙姑果香古韵等3个特色小镇加快建设,“城依景、景融乡、乡伴城”、山湖相融、花果飘香的美丽县城建设取得突破,县城建成区面积已达到16.23平方公里,较“十二五”末增加了近一倍,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持续增强。
目前,巧家县白鹤滩水电站建设涉及5万多移民已全部完成搬迁入住,移民安置区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投资13.5亿元对6条市政道路进行提升改造;投资万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0个,以爱国卫生专项行动为契机,县城新建、改造公厕43座、洗手设施座,消除旱厕56座,建成临时社会停车场11个。在“十三五”期间,还建成了5个商品房小区,完成投资18.6亿元,较“十二五”增长%。在住房保障方面,投资19.22亿元,建成套公租房。
“十四五”时期,巧家将依托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带来的新机遇,以高峡平湖、湖滨生态旅游城市为主体,积极发展以热带气候、湖光山色、健康养生、休闲度假、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康养产业体系,力争建成长江上游重要的观光度假旅游地与区域性特色康养胜地。按照“一核一轴一带三区”布局中心城区,围绕“一面山、一江水、一座城”目标,突出巧家县风貌特色做好“引水入城、以水润城”的水文章,把县城打造成为水电移民安置示范区、湖滨旅游康养目的地、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拉动县域新型城镇化的引擎。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山水相得益彰,造化韵致无穷。”如今,巧家城市建设扩容提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一个湖光山色、功能齐全、人居和谐的崭新城市画卷正在金沙江畔徐徐展开。在一面山、一江水的映衬之下,巧家正散发出迷人的现代城市气息,彰显出独具特色的魅力。巧家,这颗金沙江畔的璀璨明珠正在乌蒙山中崛起。
云南网记者谢毅通讯员姜连聪陈运红罗朝俊余庆德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