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房村路与龙蟠中路小微堵点改造完工。南报融媒体记者冯芃摄
今年24个小微堵点改造本周收官
一路一策,两年来全市打通52处交通“肠梗阻”
南报网讯(融媒体记者何钢通讯员宁建轩)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既需要大框架式路网布局的完善,也离不开“微创手术”的细节配合。记者从南京市建委了解到,在8月底完成20个小微堵点改造基础上,年度计划又增添4个新项目,最后一个本周就将完工。至此,南京两年来共计完成52个小微堵点改造。
象房村路是一条临河的单向通行道路,西接龙蟠中路,东连光华路、大明路,道路不宽,却是分流的重要通道。在此之前,由于右转入口较小,仅有两车道,极易在路口形成交织瓶颈,从而引发车辆在龙蟠中路上排队。秦淮市政公司副经理魏余峰向记者介绍,改造方案将两车道扩张为三车道,对路面重新摊铺、施划标识线。为确保慢行空间利益,在道路两侧还设置了非机动车隔离带,路口优化了行人斑马线。
记者昨天来到象房村路时正值晚高峰,但由于设置了3股车道,机动车的转弯半径加大,进入龙蟠中路的通行能力大大增加。“新增的4个小微堵点改造项目我们主要负责3个,每个点的改造基本都在1个月内完成,目前仅余龙蟠南路与应天大街交叉口,本周就能完工。”魏余峰表示,龙蟠南路应天大街堵点位于双桥门立交桥下,车流量大,4个桥墩空间有两个常有行人、非机动车走捷径穿行,极易因为视觉盲区造成交通事故和人车交织。改造以绿岛形式封堵了两个桥墩空间,规范行人、非机动车从两侧人行道按信号灯通行。
小微堵点改造是《南京主城交通拥堵治理道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年)》的重要内容,年首次医院等28处堵点改造。今年南京市继续实施20个堵点改造,并收集市民、交管、沿路单位反馈意见,又新增龙蟠南路应天大街路口、龙蟠中路象房村路路口、旭光路、尧新大道燕尧路路口等4个改造项目。
小微堵点改造实施“一路一策、因地制宜”的方针,具体改造措施主要分为四大类,包括压缩现状中分带(侧分带)或取消应急车道,优化道路横断面,重新分配车道,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增大掉头车道半径或调整掉头车道位置,减小行车干扰;打通未贯通道路,提升路网通行能力;通过其他措施改善非机动车、行人使用空间和效率。
市建委建设一处处长卞媛媛表示,“小微堵点改造是南京市结合主城存量设施现状,充分挖潜,探索精准治堵的新尝试。意在以最小的道路干扰和工程量,让节点在短时间内消除缓解拥堵,惠及市民。”
据统计,江东中路与应天大街交叉口,通过重新设置掉头车道、增加车道等形式,使路口早高峰左转、掉头、直行、右转通行量分别提升15.9%、2.3%、2.6%、4%,晚高峰车辆缓行排队现象基本消除。
新闻附件
年小微堵点改造项目
1.绕城公路(花神庙立交)
2.江东中路—应天大街(北口)
3.龙蟠路(黄家圩—湖景花园段)
4.御道街—御阳路(东西进口)
5.虎踞南路(汉中路路口)
6.市妇幼保健院(侯家桥—石鼓路段)
7.应天大街(饮马桥—虹悦路段)
8.升州路(南侧)
9.永丰大道—紫云大道(南、北、西进口)
10.江东中路—月安街(西进口)
11.江东中路—兴隆大街(西进口)
12.纪念馆东路—汉中门大街(南进口)
13.兴隆大街(海棠园门口)
14.应天大街—燕山路(南进口)
15.虎踞北路(模范马路路口)
16.定淮门大街(漓江路—江东北路段)
17.凤凰街—凤凰西街(交叉口东侧)
18.干河沿前街(市规资局门口)
19.尧新大道(太龙路口)
20.宁芜公路—凤舞路(北进口)
21.象房村路(龙蟠中路—扇骨营北路)
22.尧新大道(燕尧路口)
23.旭光路(文安街以南)
24.龙蟠南路(应天大街交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