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渔村打造厦门城市新客厅阡陌变大道滩涂

“以前到了这个季节,村民们会在滩涂上翻海泥,翻活一片水域,才养得好鱼。”20世纪80年代,眼前这片干净澄澈的海水,曾经漂浮着密密麻麻的网箱和杂物。在霞阳村村民杨卫滨的记忆里,不少渔民日夜守着网箱住在海上,混着淤泥的海水供养着鱼虾,也供养着这里的一代代人。跟随杨卫滨漫步在水天一色的马銮湾带状公园中,我们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水域混沌、交通闭塞、产业单一的样子。

水天一色的马銮湾带状公园。(资料图)

年的马銮湾是一片滩涂。(资料图)

年前,马銮湾还是汪洋一片,曾有“鱼浮碧波,鸥卧素月,琉璃万顷、舳舻千梭”的美景。马銮与西滨等相邻村庄来往非舟楫不能,只能待退潮,人们才能通过滩涂海底一条用石板拼成的“小桥”互通。

“这样的情况在年马銮海堤建成后得以改变,湾内水位通过闸门控制,已不再有潮汐涨落,日渐演变为陆域。部分海滨滩涂分别被开辟改造为盐场、农田(海田),部分较为低洼的地块则被围成水塘、蓄水养鱼。”杨卫滨有些遗憾地回忆道,随着水产养殖过量、无序,水体交换不良导致海域淤积污染,生产活动中大量的围海造地让湾区内有效水域不断减少,抬头举目尽是滩涂,再不复往日美景。

不光生产水平较为落后,彼时闭塞的交通,也让马銮湾片区犹如被隔绝的一隅。杨卫滨告诉记者,当时村庄周边基本都是土路,走到离村口最近的公交站也需要半个小时。平时想买一件新衣服,走一个小时去杏林的集市是最快的方法,更不要妄想进岛了。令人难以想象的是,直到年,片区内依旧基本没有路网可言,东瑶学校新址的代建方海沧城建负责人陈雄说,项目初期地块周围全是砂石路,他开着车三天两头破胎,下雨时车轮沦陷在泥里。“时常迷路,但打开导航,我只看得到自己,一个孤零零的箭头,周围白茫茫一片。”

没有道路设施,没有基础的生活配套,甚至失去了优美的生活环境,昔日的马銮湾犹如封闭的孤岛。直到年,马銮湾新城建设全面拉开序幕,生态修复逐步启动、环湾岸线不断修复美化,水域污染成为往事,马銮湾获得新生的起点。

鸟瞰整个片区,碧波荡漾的海湾内,大小岛屿错落分布,勾勒出优美的弧线;红白相间的厦门一中海沧校区,传出莘莘学子的琅琅书声;过去狭窄到自行车无法交汇的道路如今车水马龙,一条条新建的道路宽阔平坦、四通八达……我们不由得想象这样的场景:当“跨岛发展”的号角唤醒这片土地,一群先行者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为同一个“造城”梦想,扎根荒地,开疆拓土。

马銮湾的历史,正在翻开新篇章。来时渔火,后发而起,未来可期,每一步,它是如何改变的、又将如何往下走?我们将继续探访、慢慢讲述。

马銮湾新城

位于厦门港西海域西北隅,与厦门岛北部隔海相望,横跨集美、海沧两区,雄踞在厦门“黄金环湾带”之上。就在几年前,这里还农田滩涂环伺,村落中的村民大多住在瓦房。而如今,阡陌变大道、滩涂变绿岛、平地起高楼。

霞阳村村民杨卫滨:

今天的美好以前无法想象

小时候的记忆里,几乎每个晚上都是静悄悄、黑漆漆的。屋里点煤油灯,屋外的土路上偶尔几部拖拉机吭哧吭哧地经过。靠近海边的陆地和滩涂,路面上因为鱼塘虾池密布,狭窄得两辆自行车都无法交汇。今天美好的样子是我们以前无法想象的,用翻天覆地来形容都毫不夸张。村民们都说这里(马銮湾带状公园)美过岛内环岛路。(记者黄怀袁舒琪赵张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6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