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5岁的邓文锋在当年的高档时装一条街——南京路开了一家品牌男装店,这是他到汉正街、义乌考察一趟作出的结论:高档男装还属市场盲点,要抢占制高点。
朋友劝他慎重,最好先从低档服装做起,先以学习为主,“万一做砸了,衣服留给自己穿。”一向自信的邓文锋不相信自己也会犯错。结果一语成谶,服装店开张后,观者众,购买者少,因其代理品牌少有人知道。
从服装店开张之日起,邓文锋就看着隔壁左右的店老板大把收钱,而他的店就像一台吸血机器,半年就吸干了他并不厚实的积蓄。
40万的血汗钱换来一条教训:品牌服装店都有一个绕不过去的品牌推广期。邓文锋千算万算,就是没把这笔费用算进去。
破产的邓文锋又开始打工生涯。这次,邓文锋选择餐饮业作为突破口,学习的样本就是当时正红火的武汉甜蜜蜜餐厅老板。
他主动上门应聘,给那位老板当起副手兼司机。因为能吃苦又精明,邓文锋很得老板信任。年,邓文锋主动要求下店当执行总经理,负责独立运作经营一家连锁店,一做就是3年。正是这3年,邓文锋完成了二次创业的最后准备工作。
年,邓文锋辞职并着手二次创业。这次,邓文锋采取了“稳健”的创业模式,其自创品牌绿岛餐厅从环境到服务到菜式,几乎完全克隆甜蜜蜜餐厅,邓文锋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理由不成功。
经营一年,因为管理不当,月月入不敷出的窘境终于让邓文锋第二次举起白旗。满怀歉意的邓文锋将自己的股份送给合伙人,算是他为解散了的绿岛作的最后贡献。
因为合伙人都是外行,绿岛连锁的转让工作自然归邓文锋负责。就是这次主动担起的收尾工作,却为他第三次创业创造了机会,还为他送来一个老婆。
在报上刊登酒店转让广告后的日子,邓文锋一天接待几拨询价、看店的主顾,其中有个20多岁的女孩对北湖一间绿岛连锁店很感兴趣。但邓文锋很清楚那个店深处社区中心,又无主干道相连,这种门面被业内称为开餐馆的“死地”。
交往中,邓文锋得知女孩叫马贵梅,刚从某大型酒店辞职,准备自己开店。几次交涉后,餐厅转让价格基本谈妥,就在双方签字前夕,邓文锋动了恻隐之心,告诉小马这个门面接不得。
如今已是邓文锋老婆的马贵梅说,“我当时还以为他变卦不想把门面转给我了,听了他的分析,我才相信他说的是实话,做生意憨成他这样的,我还是头次遇到。”马贵梅就是那个时候对邓文锋有了好感。
生意黄了小马却没走,她主动提出帮他转让门面。寻找买家的过程中,小马还帮邓文锋总结了绿岛失败的教训:绿岛败在菜肴特色定位与甜蜜蜜过于雷同,但经营管理模式仍有可借鉴性,若是选好特色菜肴,控制好企业发展节奏,邓文锋东山再起仍有很大胜算。
在小马坚持不懈的鼓励下,邓文锋终于下定决心,着手第三次创业。两年后,两个因创业走在一起的人终成眷属。
结婚后,创业又成两人核心话题,开餐馆就成了不二选择。时值本地农家菜鼎盛时期,邓文锋初步选定做农家菜,但那些菜馆营业面积多在数千平方以上,多开在市郊,对无车的老百姓来说很不方便。
邓文锋两口子打起主意:将农家菜馆搬进市区。邓文锋租不起那么大面积的门面,惟一的办法就只能将菜馆小型化,做成类农家菜馆的江湖菜馆。
邓文锋夫妇动用所有的社会关系,联系本地餐饮行家为他们出谋划策,又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做市场调查。最后,他们夫妻得出16字开店方针:平价经营、差异营销、特色生产、创新服务。
年,邓文锋的“醉桃源”在江岸老城区开张,平方的小店仅投资8万元,其中1/3资本作为干股送给厨师长。邓文锋希望,创业之初就将店内所有人的利益捆绑在一起,经营定位就一条:为没有私家车的老百姓服务。
仅15个月时间,醉桃源在江城开出4家分店,所有分店管理层都是老店员工变身股东后担任。创业多年,屡尝失败苦果的邓文锋终于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