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产业珠晖登高望远振翅

编者按:岁月年轮,十年一记;洪波涌起,各竞风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珠晖区在衡阳市中心化进程中引领先行,扛起中心城区使命担当,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考题”面前,书写了“珠晖答卷”,贡献了“珠晖经验”。红网、时刻新闻与珠晖区融媒体中心特推出《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系列报道,聚焦产业经济、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带您一起走进这片美丽土地的山山水水,回顾珠晖大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展示珠晖大地持续涌动的澎湃活力。

红网时刻通讯员唐兰荣衡阳报道

大江潮涌,日月轮回,秋色又一次晕染湘江两岸。

这是一幅幅蓬勃发展的画面:建设工地上,塔吊机挥舞“长臂”,工程车来回穿梭;车间内,流水线高速运转,工人们热火朝天赶订单;商贸街区里,熙攘繁华,满满“烟火气”……

这是一条条昂扬向上的曲线:地区生产总值从年的.72亿元,到年的.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年的70.39亿元,到年的.0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1%。

这是一张张光彩亮丽的名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全国法治建设示范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市区、全国科技进步达标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等国字号“金招牌”。

这十年,衡阳市珠晖区不断成长,产业加速发展,而不变的是,永远风华正茂,永远朝气蓬勃。她用“实干”作笔、“奋斗”为墨,勾勒出一幅经济发展壮丽画卷,让“三高五区”处处可见新气象,一曲起承转合、华彩绽放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乐章已然奏响。

从“施工图”到落地靓丽“实景图”

百舸争流,破浪者才能远航,千帆竞发,奋斗者才能开拓。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经过“十三五”期间的蓄力蓄势,珠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产业体系更加优化,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但跳出衡阳看珠晖、跳出一域看全局、跳出现实看未来,珠晖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宽度”与“深度”的两重选择。是选择发展整条产业链,还是塑造细分产业的超前优势?答案看似简单,实则纠葛。

在珠晖区委书记魏中发看来,要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逆势突围,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以“五单一图谱”为抓手,全力推动白沙绿岛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加快发展核技术应用产业;依托丰富的盐卤和盐穴资源,加快发展盐化产业;高质量建设衡阳国际眼镜小镇,加快发展眼镜视觉产业;依托“酃酒”文化,大力发展雁峰酒产业;全力帮助衡阳运机、华意机械等做大做强,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产业;做大做强“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东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加快衡阳国际物流港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物流产业,是珠晖发展的基本选择。

衡阳(国际)眼镜小镇将全面打造集总部基地、研发生产、展览销售、工业旅游等于一体的高端眼镜产业园。

虽然趋势可喜,但现实困难犹在。为此,珠晖区已定下产业发展的“施工图”和“任务书”。经济搭乘“产业列车”到底是何模样?珠晖区以发展足迹作答:紧扣高铁、高校、高新产业的“三高”优势,以酃湖高铁新城、酃湖大学城、白沙绿岛经开区、滨江新区、苏洲湾片区、眼镜小镇六大片区的发展,推进眼镜视觉产业、白酒产业、核工业、机械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产业、盐卤化工产业和能源产业、现代物流产业七大产业的建设,以及区域性产业中心、物流中心、科教中心、体育竞技中心、旅游休闲消费中心五大中心的打造,全面提升珠晖的中心驱动力、综合承载力、经济辐射力、区域吸引力、示范引领力,以珠晖发展的内力提升衡阳中心化的实力。

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