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打通基层生态文明建设最后一公里

中国绿发会“文明驿站”工作组始终致力于发掘大家身边的生态文明典型故事,旨在引导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推动循环利用,倡导生态文明的理念。许多在循环利用和科普宣教领域开展工作的个体经营者、企业和志愿团队都愿意加入到文明驿站的队伍当中,为推动社会各领域可持续发展及践行碳中和承诺贡献一份力量。

年11月,文明驿站工作组收到了常德市武陵区绿岛环保实践队提交的文明驿站申请,我们了解到绿岛环保实践队以学生志愿者为主要力量,通过志愿服务的基本形式,打造融环保政策宣传、环保文化建设、青少年环保教育、河流生态保护、环保科普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实践队,主要解决基层生态文明建设“谁来做、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绿岛环保实践队作为学生群体自动自发组织的社会志愿服务团队,亲身参与到环保实践的工作中,面向社会传递环保理念、开展环保教育,用年青的肩膀挑起保护环境的重担,为环保发声,为自然呼唤。通过组织“清清穿紫河,你我来守护”环保志愿者活动,实践队获得了常德市绿色江河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常德市蓝天救援队的支持,活动成效经媒体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这种为服务社会建设奉献余力的价值观和行动力是与文明驿站建设纲要相契合的,他们的典型故事也值得我们大力宣传和推广。经过文明驿站工作组的审核考察,绿岛环保实践队正式纳入文明驿站体系当中,成为文明驿站第43位成员。

绿岛环保实践队负责人陈佚坤表示,作为富有青春理想的有志青年,将一腔热血投身到环保教育宣传事业当中,是我们作为新时代接班人和建设者的自觉意识转化和不懈追求。加入文明驿站后,绿岛环保实践队将在文明驿站建设纲要的指引下吸纳更多志愿者加入到队伍当中,构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基层宣传教育阵地。具体将开展以下各项工作:

1、建设生态环保文明实践队。

以青少年参与环保活动成为新时尚为契机,面向社区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展“垃圾分类青春助力”和“清清穿紫河,你我来守护”项目,促进青少年绿色习惯养成。通过“小手拉大手”等形式,带动社区居民参与。2、打造“泛穿紫河”环保品牌。以中国绿发会大学生工作委员会为支持力量,发起“绿色穿紫河生态行动”,吸引在常德就读的大学生,常德籍返乡大学生,常德市各中小学学生及家长和各种社会公益力量参与。协调穿紫河沿岸各社区志愿者力量,分时段、分河段建立联巡机制。3、成立少年生态环保教育课堂。

以常德市图书馆社区分馆、社区居民会议室为场所,不定期进行少年环保教育。联系常德本地大学生社团、实践队,送教进社区。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各类资源作用,创新环保教育形式。4、设立社区旧书交换“图书银行”。

以社区公园为场所,不定期开展“图书银行”活动,鼓励居民将已读旧书进行交换,并为活动提供电力设施,招募志愿者维护秩序。5、开展垃圾分类示范流动试点。

结合本地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实际,建立以宣传教育为主要目的示范点。通过流动站点扩大受众规模,收获更大公众效益。整理/Cherry审/Tammy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3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