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五与中华传统文化一五行五

今天的数字“五”与中华传统文化,我们了解一下“五行”“五谷”“五音”和“五彩”

五行的意义包涵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金(代表敛聚)、木(代表生长)、水(代表浸润)、火(代表破灭)、土(代表融合)。

关于“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说法是稻、黍、稷、麦、菽(即大豆);另一种说法是麻(指大麻)、黍、稷、麦、菽。

五音,五声音阶,汉族古代音律。就是按五度的相生顺序,从宫音开始到羽音,依次为:宫—商—角—徵—羽;

五彩,青、黄、赤、白、黑,泛指各种颜色。

为什么中国人对“五”如此钟情?

这主要是因为,数字“5”是数字1-9的排列“正中点”。

“正中”就是“正宗”!

“中点”,折中,承上启下,是一种对称、一种平衡、一种和谐。

在小编的

说说“五行(hang)八作”和“五行(xing)八卦”

里,我们知道了:

行(xing),指的是一种状态,是一种事物发展规律,五行,就是五种不同的结合状态。

(五行八卦图)

同时,小编在文中对“五行”也做了一定的解读,大家可以重温一下,在此,就不详述了。

“五谷”,指的是五种谷物。

“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正如篇首所言,“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说法是稻、黍、稷、麦、菽(即大豆);另一种说法是麻(指大麻)、黍、稷、麦、菽。”

不难看出,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这与“稻”的生长环境有关。

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包括“古代经济文化中心”黄河流域在内的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因此有将麻(俗称麻子)代替稻,作为五谷之一。

(稻)

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据浙江余姚河姆渡发掘考证,早在六七千年以前这里就已种植水稻。

黍:黍去壳,就是黄米,其籽实煮熟后有黏性,可以酿酒、做糕。

米的综合营养价值高于小麦和大米,特别是黄米对人体具有明显的保健功效,是小麦、大米等无法比拟的。

(黄米)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二·稷》:“稷与黍,一类二种也。黏者为黍,不黏者为稷。”

麦。禾本科植物的一类,分为小麦、大麦、燕麦和荞麦等种类。

(小麦)

“菽”为豆类的总称。

(大豆)

五谷孕育了人类文明,人类在数十万年前的石器上观察到高粱的痕迹,说明五谷孕育了人类十多万年。

五音,五声音阶,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

”五音”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按音高顺序排列,五音即为:宫商角徵(zhǐ)羽。

我们都知道,音乐的基本元素是七个音符。按音乐人说是“CDEFGAB”,

除了我国,只有苏格兰的民歌也是五声音阶的,还是相当稀有的呢。

无可否认的是,虽然只用了五个音符,但我国的民歌自有它的魅力。

《康定情歌》《团结就是力量》、《中国人民 战歌》、《社会主义好》、《草原上升起不落的红太阳》和《学习雷锋好榜样》以及《绿岛小夜曲》,S.H.E.演唱的《波斯猫》,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等等,虽然都是五声音阶的,但依然魅力十足。

我们也应该看到五声音阶的局限性,“表达人们复杂的情感,描绘大自然给人们的丰富的印象”,五音是难以做到的。

五彩,瓷器釉上彩的一种。五彩所指是分布在瓷器釉面上多种颜色的彩。

但这五彩瓷并不一定指瓷器釉面上只有五种颜色,多于或少于五种彩的陶瓷,也同样称之为五彩瓷。

在现代,五彩陶瓷多数为多于五种颜色的五彩瓷。

五彩与五行,青、黄、赤、白、黑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

五行与五音,宫(土)、商(金)、角(木)、徵(火)、羽(水)

五谷对应的五行, 金——水稻类 木——高粱、玉米 水——豆类火——麦类

土——粟米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