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8月19日讯(记者郭一鹏通讯员宁交轩)交通宣传“进校园”,打造特色安全课;“三步走”医院周边交通、市容、城管环境……他叫王俊,现任南京交警四大队执勤五中队代理中队长,年10月转业参加公安工作,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获嘉奖3次,被评为支队“优秀共产党员”、“交管十星”等称号。
记者采访获悉,早在年,王俊多次与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乐山路分校沟通联系,指导利用校园一角设立交通模拟场地,施划各类交通标线,打造交通标志文化墙,配备玩具小车,利用休息时间编写课程教案,向学校老师请教,与学校深度合作,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交通安全教育课作为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并于当年10月正式开课,课程一学年开设八节,每学期四节,室内课与室外课相结合,三年来,除疫情耽搁外,坚持每月一课,并训练“小交警”,参加各种活动,并于今年6月在该校成立“学生道路交通安全体验馆”。
为医院周边交通、市容、城管环境,王俊与街道、医院三方多次召开联席会议,深入实地调查研究,采取堵疏结合的模式,制定了“三步走”的联动共治方案。第一步:主动汇报,积极作为,有效缓解停车矛盾。建邺区政府采纳建议后,医院对面建设可以停放辆小型车辆的临时停车场。第二步:疏堵结合保安全。他与医院大门江东南路中心隔离绿岛上设置约余米的隔离护栏,杜绝重大交通安全隐患。第三步:持续开展联动整治,树立规范停车意识。他经常加班加点,带领警辅,联合城管中队,不定时不定点的突击式整治。因地制宜精准治理,“症结区”变身“样板路”。
对于管区停车乱象的城管道路“新亭街”,王俊加强周边道路调研,提出将该街设为严管路段的建议,根据道路现状条件,联合街道确定了“还路于行”的目标,增设和完善“禁停”“临停”“限时停”等标志,设置中央软质隔离设施,并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合理规划停车区域、分时停车泊位等方式,规范引导停车,实行边“管”边“疏”。组织召开联席会议,让居民、物业一起商讨解决方案,同时加大违停清拖震慑力度。经过深度治理和规范工作,新亭街目前打造成了“停车样板路”。
校对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