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北三县人民大学通州校区3年后启用,

在1月7日上午举行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将于年底投用。

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位于潞城镇,该项目于年3月开工建设,计划年底建成并投用。新校区可容纳学生2万余人,计划大学本科段学生统一在该校区就读。

建成后将对中心城区重点高校的人口疏解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该项目已取得国家发改委整体立项批复,列入北京市重点工程项目,纳入绿色审批通道。目前,在施的北区学生宿舍一期工程已完成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正在进行振冲碎石桩和低强度混凝土桩施工。

其他名校落户副中心的项目也有新进展。其中,北京学校位于通州区潞阳大街35号,是北京市教委直属的12年一贯制公立学校。学校总建筑面积20万平米,设计规模个教学班,其中小学48班、初中30班、高中30班。建设内容包括教学及辅助用房,生活用房,校园绿化、操场等。小学部已于年8月底完成质量验收,今年实现春季开学条件。中学部及共享区处于结构施工阶段,目前,已梳理中学部和共享区施工组织方案,设立三个区域同步开展现场施工,计划今年12月底全部完工。

皇城根小学已于年8月底交付使用;景山学校通州校区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计划于今年三季度完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计划今年四季度实现竣工。

早前报道:

年3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开工现场会在北京市通州区举行。

据介绍,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总用地规模公顷(约亩),总建设规模为万平方米,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按照“整体立项,分期实施”原则,计划分两期实施。

其中一期工程建设规模约为58.3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图书馆、学部学院楼、公共教学楼、公共实验中心、学生宿舍、食堂、音乐堂、校园运行中心、体育配套设施、市政道路基础设施等,确保一期工程建成后能够独立运行,具备基本办学条件,计划4年完成。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表示,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的开工建设,既是所有人大人期盼已久的日子,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上一个重要而又难忘的时刻。

通州新校区建设不仅事关人民大学百年发展,同时也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北京市的教育战略发展密切相关。学校始终以一种神圣的历史使命感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精心谋划、高度负责、全力推进。目前,通州新校区建设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表示,希望参加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高标准严要求,建一流工程,创一流质量,树一流品牌,精心组织,科学施工,确保高质量、按时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未来,通州新校区将按照新空间、新机制、新人大的办学理念,力争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北京最美、独具风格”的新校园,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推进改革创新、提升办学实力,推动人民大学“双一流”建设阔步向前迈进,为学校更好地服务于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报道:

通州首所世界一流大学今日奠基,原来在这里,不设围墙

年10月2日,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奠基仪式,在通州区潞城镇举行!

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区域内唯一一所全国重点高校,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总用地面积约亩,将力争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北京最美、独具风格”的现代化示范校园!

这新校区未来不设围墙不设围墙不设围墙哦,也就是说,未来周边居民也能更跟人大学生一样,音乐厅里听交响乐,体育馆里健身,运动场上遛弯儿!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一直以来都是国内最具代表性的重点大学之一,但办学空间严重不足成为了学校发展的瓶颈。

按照规划,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的四至范围为:

东至春宜路、南至运河东大街、西至规划城市支路、北至玉带河大街。

总用地面积约为.37公顷(约亩),总建筑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

其中地上建设面积约为99.81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为45.39万平方米。学生入住规模约为2.2万人。

★新校区计划分两期建设实施:

一期建筑面积约为46.7万平方米。

二期建筑面积约为98.5万平方米。

全项目计划至年建设完成。

★再来看看新校区总体平面图:

最后,再来了解一下人大新校区校园的总体规划特色↓↓↓

“一核、两轴、多中心”

一核:是指由三条城市次干路和校园环形道路围合形成的校园核心区,位于校园用地中心。两轴:一轴为串联校园东西的由溪流、湖面、缓坡、草坪、树林等组成的生态绿带,另一轴为贯穿校园南北的中央学术轴线。多中心:五大学部和其他主要公共建筑分散布置在校园交通及景观节点,通过创造丰富多样的建筑空间和营造优美宜人的景观环境,实现多层级校园中心。人大新校区将按照“一核、两轴、多中心”的总体规划框架,统筹考虑教学、科研、实验、办公、学习、交流、活动、生活、锻炼和休闲等功能需要,注重资源共享和学科交融,形成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空间活跃、独具特色的校园环境。突出绿色生态校园、人本人文校园、兼容开放校园、智慧科技校园、持续生长校园的规划特色。

占地万平米

比主校区大一半多

中国人民大学主校区在海淀区中关村大街,占地面积近70万平方米。与占地万平方米的北大和万平方米的清华相比,人民大学的发展空间显然较为紧张。

而位于通州的东校区面积万平方米比主校区大了一半多,将极大缓解教学资源紧张、住宿条件拥挤的现状,能够为学校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硬件支撑。

两面环水背靠市府

多条轨道交通设站

规划地块位于通州新城街区东部,东至规划春宜路,南至运河东大街,西至规划路,北至玉带河大街,规划总用地面积约.33公顷,建设内容包括高等院校用地、公园绿地、城市道路用地等。

很显然,人民大学东校区地理位置优越,靠近运潮减河、潮白河,风景秀丽。

距离已经建成的地铁6号线东夏园、潞城站,都很近。

除了地铁6号线,人民大学校区的到来,还吸引来了地铁平谷线(图中R1已被平谷线替代)、通州环线轨道,这个轨道密度,堪比人民大学主校区。

示意图

此外,人民大学的西侧就是北京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以及市属委办局等办公机构。

建东校区着眼国家战略层面

世界一流北京最美示范校园

年1月份,北京市有关领导表示,希望人民大学抓住当前难得的历史机遇,将东校区建设放到国家战略层面,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立足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辐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成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成功标杆。

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表示,人民大学东校区建设将着眼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大局,努力建成“世界一流、北京最美、独具风格”的示范校园。

力争成为国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一个创新典范,充分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职能,为城市副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做出贡献。

亿的资金,未来将撬动多少就业机会,在附近的乡亲们这下受益了,有远见卓识的投资者,应该提前考虑人民大学对通州带来的机会,是时候积极谋划了。

人民大学东校区建设将着眼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大局,努力建成“世界一流、北京最美、独具风格”的示范校园。

以“北京最美、别具一格”作为本案的设计理想,新校区的单体风格以承袭老校风貌、成就新校“灰红”为出发点。

设计师在设计之初仔细研究了人大几个校区的风貌特征,提出人大通州校区建筑“灰红”色主调,打造自成一脉的中国人民大学“恢宏”体风格。

在建筑色彩和细节运用上,以简练质朴的建筑语言体现高校建筑舒展大气的开放性和文化性气质,体现出极富张力、典雅大气的校园气氛。

在建筑细节的处理上,坚持低调统一,愈久弥新。

在选材上摒弃涂料铝板、彩色道砖之类,采用粗石地坪、块石墙面、灰色石材、红色及灰色陶板等材料。

校区的特色花园环境围绕着引自运河的水脉展开,自然形成了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十景——思源庭阙、恋恋荷塘、虹练西湖、溯源森林、翰墨浮泉、晨钟东晖、东湖镜月、水映绿岛、片山竹韵、烟波柳岸。

自由环绕的新校十景,以校园开放场所景观为纲,并最终延伸出人大通州校区别具特色人文景观节点,形成场所性、生态性、人文性大三景观脉络。

美的不像话有没有?

看来通州最美校园潞河中学要添竞争对手喽!(上述校园景观,以最终实施方案为准。)

隔河相望大厂县

打造三区一基地

亿元的大学,撬动多少效益。不知道通州区的企业家们想好没有,但是大厂县已经行动起来了!人民大学东校区与大厂县隔河相望,频频互访、擦出友谊的火花!

计划在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建设拓展区,其实是打造“三区、一基地”:

“园区”—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大厂分园;

“学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及小学;

“社区”—中国人民大学教职工配套住宅小区;

“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后勤保障服务基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5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