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下午,佛山市顺德区河长制工作现场会在均安镇沙头社区召开。记者了解到,均安科学治水有良方:创新打造“水中绿岛”新景致,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在沙头西线河支涌河畔,沙头社区党委书记梁纯金向全区分享沙头社区河涌治理经验介绍。据了解,此前,沙头社区的河涌大部分都属于是黑臭河涌、污水直排,两岸杂草丛生,如何改善河涌水体,优化环境?
实地走访
在走访过程中,梁纯金道出了其中的“奥秘”:为了彻底改变以往黑臭河涌的面貌,沙头社区党委在镇“一河一策”文件精神指引下牵头部署,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居民代表大会等方式广泛凝聚共识、消除疑虑,将党群的心统一起来,齐心合力,自觉美化家园环境,使河涌治理的各个项目能够有效推进,按时按质完成,还有效形成了党群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科学治理
创新打造“水中绿岛”新景致
据了解,针对沙头社区以往部分河涌垃圾污物漂较多、水体发黑发臭等现象,沙头社区党委经过科学论证,推出河涌整治“三步走”计划:
一是在年完成了辖区全河段清淤工程,利用上级乡村振兴相关资金,投入70万元对总长米的内河涌进行全面疏堵清淤,共清理淤泥多立方米,有效实现河床变深、水流变畅、水质变好。
二是在清淤后,以“先试点、后推广”模式探索在河道种植水草,以沙头股份社为建设主体,前后投入约20万元引进风车草、美人蕉等水生植物,以植物根系吸取水体富裕养分,有效提高河道的生态自净功能,同时营造出“水中绿岛”的生态河涌新景致。
三是目前正全力推进全辖区“一河两岸滨水景观带”建设,在河涌两岸因地制宜打造健康步道、文化长廊和河滨公园,拓展河涌的生态惠民功能并注入党建、民俗文化元素,使治水朝着“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稳步迈进。
均安创新打造“水中绿岛”
傍晚时分,在沙头西线河支涌河畔,市民黄先生带着女儿在散步,目之所及,碧波荡漾,父女俩一路走来,有说有笑。“我家就在附近,下班有时间就会带孩子在这里转转。”黄先生说:“真想不到,以前河涌黑臭难闻,现在发生了大变化,环境舒适干净,变成打卡点,我和家人常常在这里刷步数。”
常态管护
河涌治理持久有效
河涌整治成效显著,居民有了更多休闲好去处,而这得益于沙头社区党委着手部署河涌管护常态化机制,使河长制工作能够常抓不懈、长治长效。梁纯金介绍,在河长制工作中注重听取党员群众对河涌治理的意见建议,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招投标制度,力求“花小钱、办实事”。
沙头社区居委会专门聘请了三名河道保洁员,购买了3只划艇,负责每天的河道垃圾打捞和清理工作。同时做好河面垃圾的拦截,方便保洁员集中打捞之余,还能保持内河涌的水面洁净。
梁纯金表示,居民群众是最了解社区环境现状和存在问题的人,作为沙头社区党委书记必须多赴一线了解社区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听取民意,了解问题,继而因地制宜提出解决办法,真正让河长制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成效做到“看得见、摸得着”,切实营造优美的河道景观,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均安沙头社区河涌水质良好
在现场会上,顺德区副区长唐旭明肯定了均安在治水方面的经验做法,认为均安的做法最关键就是用心、用情,做到了党建引领、上下联动、镇村共治,并且整个治理过程都有群众参与,有效控制了成本,形成了长效机制。
“举办这次现场会,是希望共同分享河涌治理的好做法,通过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推动河涌治理不断进步。”唐旭明表示,接下来,各镇(街道)要凝心聚力、群策群力提升河湖环境品质;要明确目标,压实各方职责,贯彻总河长令精神,落实市、区工作部署,各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继续围绕工作要点、专项整治行动等各项要求,做好治水工作;要综合统筹,系统推进河湖整治,多元参与,精准治水投入,综合治理,增强治水效能,长效管护,维护河湖管理良好秩序。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名润通讯员:均宣
图/通讯员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