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岩溶仙境
桂林,一个被时光之手用亿万年精耕细作而成的岩溶仙境,一幅自古便享有“山水甲天下”盛名的水墨画,一座因为刘三姐闻名于世的传奇小城,一片被壮族歌舞和美酒渲染得淋漓尽致的山水。
这座地处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桂走廊南端的城市,因其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面而闻名。千峰环立,一水抱城,象鼻山、七星岩、漓江…这些被中国乃至世界游客口口相传的风景都如同一个个音符,隐匿在亦真亦幻的山水丛林里。而桂林,这如歌的行板,正在缓缓浅唱着令世人无限向往的岁月。
电影《刘三姐》中时而高亢嘹亮,时而轻回低转的山歌唱出了壮族男女被这山水孕育出的纯真质朴。“花针引线线穿针,男儿不知女儿心,鸟儿倒知鱼在水,鱼儿不知鸟在林”。刘兰姐摆弄着寄予爱慕和思念的绣球吟唱着,这样的爱情里全无埋怨与猜忌,只有满满的甜蜜。“入山莫怕虎狼多,下海莫怕蛟龙恶,剩下龙鳞当瓦盖,砍下虎头当柱脚”,尽管是女儿身,刘三姐却用自己的果敢机智战胜了财主莫怀仁。在电影中,一切都那么轻松美好,一切都要放声歌唱,就连与恶人斗智斗勇,乘着小船在江中逃亡都犹如一次新奇的冒险。
但电影中最让人回味的还是那段无数国人都耳熟能详的《藤缠树》,三姐的美丽与温柔,阿牛的坚定和腼映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电影拍摄于20世纪中叶,但那些在如今看来尽管有些粗糙的妆容和过时的表演方式,仍然能将我们拉回那个一去不复返的纯真年代,更能唤起人们对桂林这个充满传奇的城市的向往。来到桂林,无论你和挚友、爱人还是陌生旅伴一同徜徉在江上,都能轻易感受到置身于天光云影中的惬意。极目远眺,看到的是没有尽头的墨绿色江水和缓缓映入眼帘的层峦叠嶂。倚靠在小舟上,沐浴着晨露的芬芳,云朵随你一路顺流而下,阴影缓缓倾泻,伏波山、独秀峰、叠彩山依次被浓萌染成了黛色。
登上龙脊梯田的石板山路,在湿润而清新的空气中深深呼吸,从心跳到眼神,甚至每一处末梢神经都得以舒缓。此时此刻,你突然发现自己不再是一个俗事缠身的人。之前的所有伤痛在这里都变得微不足道。内心深处突然有音乐叮咚响起,轻快的,缓慢的,柔软的,火热的。细细聆听你会发现那是一首只有你能听懂的山歌。在歌声里,你倏然放下无法释怀的过往,抖落了地回忆的尘埃。那是因为,心在这如歌的行走中得到洗礼,看看身边的人,才发现原来人与人之间的浮朴真挚并不只出现在老电影里。
如果你只是一个人,那就尽情享受这难得的自由自在吧。背起背包,去阳朔。夜色温柔,阴雨散尽,空气里氤氲着令人沉醉的悸动。西街上总是人潮润通,老旧的石板路两旁是一间又间风格避异的酒吧,不同肤色与面孔的游人穿梭其间。沉浸在这微醺的氛围中,你和偶遇的人相视而笑开怀畅饮,说起从未说出的秘密,突然不知孤单为何物。或是选一个热闹的旅舍住下,摆弄客厅里的老旧什物:风琴、唱片、信笺,原版书,在柔软的灯光里听听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指手画脚地讲他们的故事。深陷在被蜡染布包裹的沙发里,再次起程,让回忆的某个部分永远息于此?
来到桂林,不管你只有零碎的观光时间还是整个悠长假期,不管你带着什么酬色的心情抵达此地,满江的山水画卷中,象山公园的石林仙境里,登顶龙脊梯田的艰难攀爬与壮美风,阳西街上安闲意的大隐于市……都能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独家旅行记忆。
绿岛—世外仙境
绿岛原先有一个很不相协调的名字,叫作火烧岛。关于火烧岛的名字由来颇有好几种传说,其中的一种就是整个绿岛曾经被一场大火焚烧过。但是我们宁愿相信另外的一个说法,就是早期的岛上居民出海捕鱼的时候,夜晚归帆,家人就会在海岸上点燃篝火为他们引航。在漆黑的海面上,波浪和海雾隐藏着巨大的危险,但是看到了这样的火焰,如同远方一颗炽热的心脏在跳动,那是怎样的一种感动和温暖。
后一种传说似乎是前一种传说的证明。距离台东3千米的绿岛,如果在晴天丽目之下,轮廓基本上是看不见的那种青色很容易混淆在大海和天空的湛蓝之中。但是如果是在夜晚,一簇火光足可以照亮迷途的船只,也势必能够闪烁到更远处的人的眼睛里。于是外人便不由得猜测,这个岛屿就是火烧的熔岩。但是,更多的人知道绿岛上非但不是大火烧过的焦灼的光秃世界,反面是一片青草地的时候,“火烧岛”就成了“绿岛”。绿岛只有一条环岛公路,而且不是柏油马路。环岛公路之内就是绿岛,之外就是广阔的海洋,全长大约有20千米。即使是刚刚踏上绿岛的游人,在环岛公路上也很难迷路,只要一直走下去,就会来到原来出发的地方。而且不用用担心岔路。
环岛公路上是有岔路的,只有两条,一条在中寮,一条在公馆。但即使是岔路吧,也是两头都和环岛公路相连接,只能算得上是捷径。绿岛上的旅游,往来就是在环岛公路上进行最能体现绿岛的绿的是牛头山草原。比起其他小景点来说,牛头山草原已足够开阔。很难以想象,一片碧绿的草原在起伏之中毫不收敛地一头就扎进大海,而这种草原遇见海的景象,在其他地方都很难看见。于是颜色在这里就搭配和渲染得近乎超现实。经受着海风吹拂的草原,长得尤其碧绿和坚硬。草原是一种如同油画的原料泼洒出来的浓郁和深沉的绿色,草尖闪烁着亮光。而牛头山凸拔的地势,似乎在一种蔓延之中和天空相接,伸入到透明且蓝的天空,在天空上抹出几道残云。仅仅草原和天空还不过分,在草原和天空的断缺之处,又添加上了大海。
海水也是蓝的,比起天空更加沉重。两种蓝和一种绿的糅合,就像是海风的腥味和草原的芳香混杂在一起,不能够辨别开来或加以分割。在牛头山草原上,我们和任何人一样,都会挥动自己的衣服当作旗帜,面对蓝天大海爆发出压抑在腔子里面的久久的呐喊和呼喝。声音在草尖上滚过,然后消失下去,这是牛头山草原的沉默。只需要横穿过环岛公路,就可以到绿岛的海滨。这是一片绝对没有任何污染的海水。海水在沙滩和珊瑚礁之间徐徐地进退,泛起雪白的浪花,一个一个地破灭。而退回去的海水,更加见得清激,也许在这个时候只看见它的表面是不够的,我们更希望进入到深处,看见它的内心。于是绿岛的海底世界就成为潜水爱好者的天堂,于是海底的珊瑚和鱼类呈现在勇敢者的眼前。而商业上的开发也顺应着这种趋势,浮艇、潜水艇和玻璃船都可以让人很容易地进入海底,或者用个很好听很诗意的形容,就是“通往海洋之心”。
绿岛教人意想不到的一个奇迹,就是它的海底温泉——朝日温泉,在珊瑚礁石间的这口温泉,着实让人小觑不得。即使在整个世界计数,这样的温泉也只有三个。仅仅这种身价,就让人不再过分地计较它的疗养功效。不过,似乎在别一些人的眼睛里面,这口水温达70℃以上的温泉却最适合用来煮鸡蛋。煞风景的事情,还有过于此哉?不过,还有更煞风景的事情就是,绿岛得天之利的地势,曾经被认为外人难以到达,而岛内人也同样难以走出去。可是人们并不是用它来建设一个世外桃源而是建立了监狱。以至于在特定的时期,绿岛竟以监狱闻名。
岛上的太阳无论照耀的是渔民的房间还是监狱的铁丝网,在云层中都涂抹出一片黄晕,如同影子般沉落下去。而月亮升起来,照耀着这个浮沉在海洋之中的岛屿,洒下皎洁的银光。于是,光和影子,虚的和实的景物,都被海水和月光摇曳得无法分辨。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强烈的思念,也就从被禁铜的身心中生发出来,成为了抒情的《绿岛小夜曲》:“这绿岛像一只船,在月夜里摇呀播,姑娘哟你已在我的心海里飘呀飘…椰子树的长影,掩不住我的情意,明媚的月光,更照亮了我的心,这绿岛的夜已经这样沉寂,姑娘哟,你为什么还是默默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