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级传播学专业2班赵伟旭:
我是一名天文爱好者,今天我想推荐《COSMOS》。这本书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学科相结合“异花授粉”,既有科学探索又有人文关怀,以广阔的视野、炽热的谦卑之心仰观宇宙,俯察人生。本书作者卡尔?萨根虽然力行战斗在物理学的前沿,但从来不忘身后那些渴望智慧与真理的孩子,他抽身于繁忙的研究,参与科普片制作与传播,编写科普书籍,将高深的科学知识从象牙塔带到聚光灯下,让高深莫测的思想沐浴众生,让当代年轻人以先进的科学思维武装大脑。
《活着》21级广告学专业1班谢婧:
在世界读书日,读一本好书,是对这个春天最好的珍惜。从余华那淡淡的文字中,我看到了主人公福贵不平凡的人生。从家财万贯到繁华落幕,主人公福贵在经历了诸多打击后仍然坚强的活着,甚至完全不知道活下去是为了什么,而这却又恰恰是生命的本能。生,是一种本能,无关环境,无关信仰,无关追求。哪怕这个世界让你绝望,让你心灰意冷,依然要顽强的活着。这本书启发我一定要珍惜生命,学会好好生活。
《月亮与六便士》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4班龙炳坤:
“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因为这句话,我选择了这本书。本书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他抛弃妻子与优裕的生活,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上,没人能够理解他,最终,他终于绘制一幅伟大的作品,却在死后叮嘱他人将其付之一炬。他的一生就像是月亮与六便士,都是圆但本质却不同,他选择了一生追梦,而我也希望可以成为像他一样,不畏艰难,勇敢追梦的人。
《茶馆》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2班刘芳彤:
近期我读了中国现代文学老师所推荐的书目《茶馆》,这本书借助小人物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人物的生活状态,当我翻开它时,也随着作者一同重返了那个年代,仿佛与他们一起度过了漫长而艰辛的五十年。
《云边有个小卖部》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4班陈爽:
很喜欢张嘉佳的书,他的书总能给我很深的触动。故事里的外婆是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人物,相较于爱情,亲情总是容易被忽略却更震撼人心。读这本书更让我明白要珍惜身边的亲人,不应该把我们的坏脾气和差的一面展现给最亲近的人,而是应该及时的对他们表达自己的爱意。
《我失去你的那一天》21级传播学专业2班刘娜:
《我失去你的那一天》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本书文字细腻,似乎每句话都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失去和离别是我们每个人人生都躲不过的话题,我相信早点懂得就会早点学会珍惜,当我们逐渐长大,会发现失去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就连时常陪在我们身边的父母也会离开我们。因此,告别也是人生的必修课。其实不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我们都会有失去的那一天,只希望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能好好说声再见,不留遗憾后,再独自前行。
《三体》21级计算机专业5班滕毓:
每当我重捧《三体》并细细品完后,望着天空,看着无数闪烁的星星,总会想象着这个奇妙的世界,感受着宏大的宇宙观。《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由《三体》《三体2:黑暗森林》《三体3:死神永生》组成,它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三体》这本书为我展现了一个宏大的宇宙,阅读中不断地打破我对宇宙的常规认识,也让我对人性有了新的思考。《天蓝色的彼岸》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1班詹奉正:
最近我的小组任务是做一份“大学生对死亡态度”的调查报告,为此我特意买了一本关于死亡教育的书籍,叫《天蓝色的彼岸》,它是一本轻松温暖的童话,我很喜欢里面的一句话:“永远不要在怨恨别人的时候让太阳下山,尤其是你爱的人。”每个人都有过遗憾,我相信这本书会告诉你:你的亲人最想让你记住的是他爱你。
《白夜行》21级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2班李恒:
我一直很爱看推理小说,今天想为大家推荐一本东野圭吾的《白夜行》,刚开始阅读时可能会觉得不太连贯,但是读着读着所有的章节都会联系到一起,觉得每一个段落都有伏笔,看到一半的时候真的很想看看结尾到底会怎样。推理小说真的有很大吸引力,还能在看小说的过程中引发思考,锻炼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
图书借阅TOP20在这个春天愿你不负青春在绿岛,你在图书馆读过哪些书?如今的大学图书馆,什么书最受欢迎?今天,城城为你带来了麦可思统计的借阅数据——《年中国大学生图书借阅榜TOP20的书籍》,快来看看有哪些书你还没读过。
《平凡的世界》是大学生借阅最多的著作,共登上了51所高校的借阅热榜。刘慈欣的《三体》与余华的《活着》分别以36次和35次位列其后。
年首次出版的《平凡的世界》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它刻画了底层人民艰难曲折的一生,在三十多年后依然能够在中国年轻人中引发共鸣,是不少人成长过程中的必读书目。
排名第2的《三体》不仅摘得科幻文学最高成就雨果奖,也带动了中国科幻热潮。复旦大学文学系教授严锋曾评价作者刘慈欣,“这个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
年首次发表的《活着》也是长盛三十年不衰,令一代又一代人思索生命的含义,也让作者余华“靠《活着》活着”。
前三甲都是中国本土小说,外国文学作品也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在最受欢迎的前20本图书中,有9本外国小说列席。其中既包括了《百年孤独》和《月亮与六便士》这样的世界名著,也有《白夜行》《追风筝的人》等畅销书。
从创作者的角度看,余华和东野圭吾分别是中外作家的“顶流”。
余华不仅仅是受人仰慕的文坛大佬,也是年轻人心中的单口相声演员。文字的冷静悲悯与生活中的诙谐幽默形成强烈反差,被读者戏称为“把痛苦留给读者,把快乐留给自己”。
在他的作品中,除了榜单中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第七天》《文城》等著作也颇受年轻人欢迎。
日本推理大师东野圭吾也当仁不让,有4部作品登上TOP20榜单。
以上书单你都读过几本?
快到评论区告诉我们吧!
在世界读书日之际
让我们坐在窗前
捧起一本好书
将自己带到更宽广的
时间与历史维度
感受着与不同人物
不同命运的心灵碰撞
体悟阅读带来的精神快乐
END
▼沈阳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