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不是说说而已绿岛学子爱在大山

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http://www.gs218.com/m/

茫茫冬日,瑟瑟寒风,走在街头的你是不是也在期盼春天阳光的味道?正值春节假期,来自沈阳城市学院的3名学生远赴云南贫困山区进行义务支教,给那里的孩子带去温暖和欢笑,也给这个漫长的冬日洒下了爱与阳光。

“困难与改变”

此次支教的学生共18名,其中有3名来自沈阳城市学院,在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海子镇清河小学进行了40天的短期义务支教。

“刚到第一天,载我们的车就有两次停在半山腰上,第一次还好,第二次由于坡度太大,我们只能抬着自己的行李箱到达学校,不论男女,抬起箱子就走的气势绝对硬汉。即使一路颠簸劳累,也没一个人喊累叫停,当时就觉得这个团队特别有爱。”支教者王若慈说。

宿舍条件艰苦,没有取暖设施

“刚到宿舍,又脏又乱,什么都没有,到处都是灰尘,开始有点不适应,但是很快,我们就开始整理宿舍,慢慢适应了。”

“因为没有取暖设施,晚上又太冷,我们女生只好两个人一个被窝,盖两层被子取暖。如果晚上要去厕所,就一定要结伴同行,厕所离我们住的地方实在是比较远。”

支教者的一日三餐要自给自足。去集市采购成了维持他们一周生活的重要方式。

每五天一次的集市不仅需要他们走六七个小时,还必须背着麻袋挑着食物走山路,山路曲折,道路泥泞,他们一点一点地适应支教生活。

将购买的食材制成菜肴与大家一同分享。因为地处高原,米饭经常是夹生饭,支教者们并没有挑三拣四,反而更懂得珍惜,不浪费食物。

“最苦的是前几天下雪了,附近的水都冻上了,要去比较远的地方取水,比较困难,所以三天没洗漱,取点水勉强用来做饭,那几天,每人每天只吃一顿饭。”

“有一次我们饿的实在不行了,就把面裹在筷子上烤着吃,这种经历真的是终身难忘啊!”

“温暖与快乐”

虽然支教的日子十分艰苦,但也充满着温馨与快乐,支教者和孩子们的相处让他们之间的了解逐渐加深,对于支教者来说,孩子们的笑脸便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孩子们制作的成品

孩子们画的画

看着孩子们开心地举着他们自己制作的手工品,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和一句句感谢的话语,让这个原本离我们遥远的村庄变得不再遥远,这个原本寒冷的冬天变得不再寒冷,充满温暖。

课余时间,支教者们会一起逛大山,拍照留念。虽然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但相处久了,他们互帮互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努力与遗憾”

仅仅40天的支教并不能改变这些孩子的命运,但是支教者们用认真的态度和不懈的努力一点一点教给这些孩子知识。

手工课上的老师和学生

“短期支教虽然不能给孩子带来多大的改变,但可以让他们对知识产生兴趣,让他们热爱学习,用折纸、剪纸、编中国结、编手链、玩手影、做花式气球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对外面的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做到这些,我就很开心了。”支教者张若慈说。

“有的孩子调皮,需要严厉一点,有的孩子有个性,需要成为朋友交心,还有的孩子需要讲道理。相处久了,渐渐地就找到诀窍。”

这些山里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一年顶多能见到一次他们的父母,隔代教育让他们既天真又富有个性,支教者们用他们的爱心和坚持,与孩子们成为朋友。

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地理位置的封闭,很多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学习。

“因为是假期,很多家长不让孩子来报名,即使有学生来上课,也是没上几节课就走了。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家访,告诉家长学习的重要性,希望能够得到家长的重视,但是效果很一般。”

支教者进行家访

孩子们的生活环境

“这里的孩子上学远的要走两三个小时山路,也就是说天不亮就要起床,很多学生也吃不上早饭,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渴望知识,渴望走出大山,但我们支教者仅凭短短的寒假能带给他们的改变真的是太少了。”

“孩子们的生活条件艰苦,对于知识可望不可即,我能做的只能是尽力地帮助他们,给他们带去更多的知识,帮助他们认识外面的世界。”

欢迎各界爱心人士为这群孩子提供帮助。

爱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