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城区规划区面积为平方公里,其中以二广高速公路、福银高速公路和规划的襄阳东外环围合的范围加上隆中风景区、普陀堰风景区作为中心城区规划范围,总面积.5平方公里。
襄阳定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新型工业基地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区域中心、安全生态的宜居家园、活力高效的工业新城、开拓创新的文化名城。
中心城区的空间结构可以概括为一心四城、多中心发展的沿江组团式结构。
一心∶指城市绿心鱼梁洲。
四城∶指环绕鱼梁洲布局的樊城片区、襄城片区、襄州片区、东津片区。
多中心∶与组团城市形态相复合的多个城市中心
生态格局:延续并强化中心城区南山北丘、六廊一洲的生态格局。
1、南山北丘∶城市外围的山体、丘陵、林地等绿色保护圈。
2、六廊∶沿汉江向西和向南、唐白河、小清河、七里河、南渠,规划为城市绿色廊道。
3、一洲∶指鱼梁洲,规划为郊野型生态绿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培育城市的生态绿心。
襄阳市最近几年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明显的成就,为了城市建设,襄阳市多次对城市规划进行调整和完善。襄水全域生态修复与风光带建设工程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襄阳市中心城区XZ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部分地块控规调整方案、襄阳市中心城区XZ片区(连山湖区域)控规方案就是襄阳重要的工作成果。
《襄阳市襄水全域生态修复与风光带建设工程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是襄阳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以即绿动襄阳的成果。
该规划由襄阳汉江生态经济带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委托浙江大学设计研究院编制。
规划范围西至襄水水源宋包水库,东至襄水汉江入口,主河道长15公里及支流流域相关区域,总计6.06平方公里。
该《规划》对基地用地布局进行了科学划分,形成“一轴四区五核”的规划结构;结合功能布局及空间组合打造“一带两区四心”的景观结构。
通过明确道路等级,完善道路网结构,实现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道路网系统,提高基地通达性和内部交通效率。
为提高周围居民生活便利性,襄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了襄阳市中心城区XZ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部分地块控规调整方案的编制工作。
拟调整地块为襄州区名城路以西、武安铁路以东、和谐佳园小区以北。控规规划范围东至奔驰大道,南至钻石大道,西至襄北编组站铁路线,北抵富康大道,规划总用地面积.96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38公顷
调整地块内6.32亩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方便周边居民,同时结合现状官亭菜市场优化控规配套。襄州区商务局已明确官亭菜市场为永久性菜市场。
为盘活土地市场,襄州区已对名城路以西、武安铁路以东、铁路和谐佳苑小区以北新中昌企业完成征收。
为提高周围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将G03-03-01地块6.32亩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调整至东北角,临近名城路位置。
由于G02-04地块已建官亭菜市场,因此将用地性质由二类居住用地调整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同时G03-03-01地块不再配建菜市场。
襄阳市中心城区XZ片区(连山湖区域)北起富康大道,南至钻石大道,东至南车集团铁路专用线,西至奔驰大道。
襄阳市中心城区XZ片区(连山湖区域)位于高新区中南部,北起富康大道,南至钻石大道,东依南车集团铁路专用线,西至奔驰大道,片区北侧紧邻试车场。规划总用地面积4.71平方公里。
作为连接高新区和市中心的核心节点,连山湖片区将被建设成为襄阳市城市活力中心高新区创智服务中心。
总体呈一轴一带,一环三区的结构。
一轴即为园林大道景观轴;
一带即为钻石大道综合功能服务带;
—环即为生态绿环;
三区为:连山湖公园片区、居住片区、综合服务区。
城市设计体现水绕城、城依水、水城互动的规划理念,形成以水为脉,串联城市重要的公共功能,创造丰富多样的滨水空间。
以环水打造八公里健康活力环为线,形成一条环状生态走廊贯穿全区,打造城在园中、城园互融的自然生态环境。
规划从多方面考虑城市形态,创造富有特色、富有活力与魅力的城市景观。在自然水系与人造环境、城市功能有机结合,塑造有场所感的具有吸引力的活动空间。
整体形成大开大合,东高西低,外高内低,疏密有致的空间结构。主要高层标志性建筑结合城市发展轴线及轨道交通站点形成的节点布局,其中富康大道与园林大道交汇处为区域门户节点,其他区域建筑高度控制遵循围绕核心景观由内至外圈层递增,保证景观核心的资源最大化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