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公布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验收通过名单,江门台山市名列其中,成为通过验收的47个县(市)之一。
(滑动可看)
年,科技部启动建设全国首批52个创新型县(市),建设周期为3年,江门台山市以科技支撑生态文明为主题入选其中。自入选以来,台山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型县(市)工作为抓手,在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等方面实现大幅度提升,县域创新驱动工作获科技部肯定。
△台山地处珠江口西岸重要的沿海区域,是珠三角连接粤西及大西南的战略节点。台市宣供图
01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加快绿色产业崛起
一方面,壮大企业创新主体。实施高企倍增战略,以高企培育作为科技创新的“牛鼻子”。年,高企数量增至家,较年增长78.13%,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累计建成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超62%,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做大“绿色+”产业,以清洁生产为主的技改投入3年累计超百亿元,年均增长26.8%。培育绿色、循环、低碳工业,形成龙头企业为引擎的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大健康四大新兴支柱产业集群,构建起以富华重工为“链主”的百亿级产业链条,打造珠江西岸“工业4.0”标准的示范典型。
△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的车轴智能产线。陈素敏摄
△广东绿岛风空气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核酸采样亭。陈素敏摄
另一方面,做优清洁能源体系。推动建设国家级能源基地,整合提升现有高端核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资源,引导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加快打造广海湾清洁能源(双碳)产业园,推进“国能台电风光火储科游一体化”、“海宴镇渔光互补”和“富华重工屋顶光伏”等项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
△中国能建广东院供图
02
以技术创新为支撑
擦亮乡村振兴品牌
聚焦农业科技创新,整合特色产业、技术创新、“隐形冠军”企业等创新资源,提升特色农业企业研发机构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加快布局建设“星创天地”、农业科技园区,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效,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台山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陈方欢摄
年,台山入选科技部首批“百城百园”科技金融服务专项行动试点单位,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东南产村产镇减排增效技术综合示范”项目,成立台山耐盐碱水稻试验基地,承担了国家级耐盐碱水稻育种研究课题;年,台山以鳗鱼养殖产业成功入选广东首批省级县域农业科技园区,经过3年建设,园区年产鳗鱼已超3.5万吨,占全国鳗鱼出口量的80%。目前,台山已建立起广东省规模最大(共人)的县域级农村科技特派员队伍,特派员重点派驻单位红岭种子园的科技成果项目荣获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批创建省级“星创天地”4家,农业农村创新创业综合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品一标”、乡村旅游示范镇、示范村的数量进一步扩大,如台山美环健芦荟制品有限公司深化芦荟制品加工,开发护肤、洗护、保健饮品等系列产品,并且以芦荟基地为基础打造极富异域风情的有机芦荟庄园,发展休闲旅游产业,被授予“全国芦荟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03
以“侨都”为平台赋能
打造开放创新新格局
发挥侨乡资源优势,广泛汇聚侨资侨智,以侨为桥,形成“科技—产业—生态”全面活跃创新创业基础环境,打造创新驱动开放新格局。通过深挖归侨资源,建成华侨创新创业中心和华侨农场现代农业香料科普种植园等一批标志性项目。进一步加强国际对接,受科技部合作司委托,与广东省科技平台中心联合举办2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对接活动。进一步密切港澳合作,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教育合作等12个专项小组,推动港珠澳大桥旅游首站全面建成,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展顺利,高等级公路、重大枢纽工程加快完善,实现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等创新高地更高效的对接。
△青创智谷的启用,将为广大在台山创业的年轻人提供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李嘉敏摄
来源:台山发布、江门日报(记者张浩洋通讯员陈楠、台山市科工商务局)
原标题:《江门台山市顺利通过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