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丨平潭风沙地里建起绿岛花城

知名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

冬日里,放眼长江澳,沿岸绿意盎然,浓密的菌草紧抱沙地,在风中摇曳。不远处,风车迎风转动,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回眸“十三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于平潭发展的每一个瞬间。期间,实验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国际旅游岛建设,从建设“绿岛花城”、提升绿化花化彩化等入手,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海岛美丽家园。

从“不长草”到“绿起来”

近日,记者走进阳光海岸景观护岸二期工程发现,尽管寒风凛冽,这里的植被却依旧长势良好。这与项目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抱团式种植”模式分不开。

何为“抱团式种植”?原来,针对海岛盐雾风沙导致绿化苗木无法生长、景观效果不佳的状况,实验区城投集团环发公司(以下简称“环发公司”)创新提出在风口区域如龙王头阳光海岸等地,采用“木麻黄+南洋杉”为外围乔木层,“海桐+金森女贞+多种花灌木”为灌木层的种植方式,开发乡土植物马鞍藤作为固沙地被,分散风力,营造小气候,保障道路绿化景观和路面清洁。

金井大道沿线绿化(资料图)

过去的平潭岛,如民谣所唱“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岛上风大、沙多、水缺、海水咸,气候干燥,土地贫瘠,沙漠化严重,给绿化养护工作带来了困难。为了破解这个难题,作为平潭绿化养护企业之一的环发公司通过不断科学实践,因地制宜、因类施策,总结出一整套系统性养护方法,让绿植在风口地带扎根。

除了“抱团式种植”模式,环发公司还针对平潭存在的缺水、干旱、土壤盐碱化问题,科学选取树种。近年来引进余种园林树种,筛选了耐旱、耐风、耐瘠薄的品种并在后期逐步推广试验。“目前能种植在全区道路绿化带的品种已有20余种。”实验区城投集团新家园养护公司总经理时顺锋介绍。

与此同时,平潭还不断改进管养方式,通过合理调配土壤与有机肥配合比、种植耐盐碱植物,利用微生物菌肥等改善土壤成分和结构,确保苗木健康生长。这些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养护办法,使园林绿化成活率从85%提高到99%,达到了“常年皆绿、四季有花”的绿化效果。

从“绿起来”到“美起来”

近年来,在“绿变”的基础上,平潭进一步提升园林绿化管护水平,沿环岛路、中山大道、金井大道重点实施花化彩化提升行动,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进入冬季后,平潭的各大主干道就迎来了新一波的补植添彩工作。连日来,绿化养护工人们迎着凛冽的寒风,在各大主干道的绿化带上开展绿化补植和花化彩化工作。

而像这样的补植工作早已是工人们的“家常便饭”。每一年,绿化工人都要根据时令,开展多次的绿化补植和花化彩化提升行动。在平潭的各大旅游线路、重要景观节点,绿化工人们精心设计不同风格的草花丛和时花丛,打造最好的视觉效果。待5月旅游旺季来临,鲜花盛开,与草色映衬,五彩缤纷。“除了春季的播种,我们还根据不同节日种植不同风格的时花,烘托节日气氛。”时顺锋说。

从单一绿化到花化彩化,平潭绿化走出了一条“以彩衬绿”的“升级之路”。五年来,实验区深耕园林绿化养护,以“绿岛花城”为目标不断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十三五”期间新增绿化里程约52.11公里、新增绿化面积34.45万平方米、绿化投入.79万元、国省道宜绿化里程57.62公里,基本实现全岛常年皆绿的目标。年,平潭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我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着力提升实验区绿化养护水平和质量,助力‘一岛两窗三区’建设,续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实验区城投集团环发公司副总经理陈曦说。(平潭综合实验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