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路与思明路交叉路口曾经有一家全厦门最有名最豪华的餐厅,叫绿岛饭店,在解放初期至80年代,一直是厦门餐饮界的翘楚。离它不远的思明南路上的新南轩酒家也是全市有名的酒家。如今,这两家著名的老厦门餐厅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年的厦门地图(局部),明确标注了中山路与思明南路口的绿岛饭店和新南轩酒家。
绿岛饭店
■绿岛饭店位于中山路的十字路口,至80年代末,仍然是全厦门最高档的酒店。它的不远处是著名的天仙旅社,民国时期,李公朴(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郁达夫(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曾下榻于此,所以有句名言叫“吃在绿岛,住在天仙”,两处旧址是人们给予它们的最高美誉。
当时能在绿岛大酒楼“办桌”称得上气派,楼下是大众化餐饮和甜食冰淇淋;二楼是办酒宴。早在60年绿岛在厦门就是最为高级的5家菜馆之一。水饺每两0.16元,克一条的面包,卖得火热。可惜绿岛引资扩大导致资金断裂最终倒闭。
有人说“绿岛”(音:累到),认为名字不好导致衰败。但曾经招牌菜荷叶八宝鸡、沙茶焖鸡块、绿岛百花脯...菜香甚至飘过浅浅的台湾海峡,飘过浩渺的南中国海,飘到东南亚,留给人们的是更多味蕾、思绪上的怀恋。
■年代vs现在,绿岛酒店的今昔对比,如今原址已换成金鹭首饰了。绿岛饭店为国营,基本可以确定开设时间在解放初期。网友“枝上翠禽”说:50年代初,绿岛大酒医院的诊所,医生名叫章慕林(音),我小时候曾去那儿看过病。
■年代vs现在,绿岛酒店的今昔对比。至今仍然有许多老厦门人纷纷表示怀念绿岛的美食,尤其是酸梅汤、绿豆汤和刨冰。
■此前我们曾经在微博发布过关于绿岛饭店博文,勾起大家满满的乡愁和一致的好评,看看大伙是怎么说的?↓↓↓
摄影老师李世雄:“绿岛”曾是厦门最著名的十字路口及豪华消费代名词。
HELLO恬:绿岛的鸭腿套餐15块一份,美味啊!
急救先疯:我第一次吃牛排就是在这吃的,那时才读小学。
萝卜runaway:啊哈爸妈婚宴就是这里!
我们在等你哟:怀念那儿的果酱淋炸蛋面包。以前吃一次就覚得很不容易,有奖励的时候会要求去那吃!永存记忆中!
曾舒怀letiman:爷爷从前是绿岛的大厨,所以我的吃货精神是从小培养起来的。
Amoy囝仔:怀念那年的冰淇淋…那年的叉烧肉…那年的四果汤…要有吃过“绿岛”…证明你已经老了。
桃小团:据说我妈妈怀我的时候天天吃绿岛的银耳汤,所以人家现在皮肤才会这么好哦!
鼓浪屿地保:我父母当年都是绿岛员工,最早的西餐厅之一。
yumin:年,厦门绿岛饭店,西餐套餐:头道沙拉,奶油汤、面包黄油果酱,两道菜牛排、炸鱼,甜点(蛋糕)、冰激凌。总价人民币1.40元。可以想象吗?
新南轩酒家
■在思明电影院(原为思明戏院)前方的思明南路与妙香路口处,有一家老字号新南轩酒楼,它的历史可以追述到清宣统年间。年南轩酒家在厦门水仙宫路头开业,原是福州饮食业老板与厨师创办,后来南轩酒楼面临倒闭,十几个伙计合伙另起锅灶,并在“南轩”店号之前加上一个“新”字,以示新姿再现;并凭借天时地利人和,生意颇为兴隆,并于年代迁至思明南路17-39号。50年代几经扩建后,仍以经营福州风味菜点为特色。主要名菜有“原汤鱿鱼”、“人参蹄筋”等。
年新南轩酒家实行公私合营,后又改为国营,生意蒸蒸日上,规模不断扩大,由原一间店面扩至10间店面,总面积平方米,其中餐厅面积平方米。改革开放后,酒家不断深化改革,开拓经营,对店容店貌进行改造装修。在2~4楼餐厅安装空调,设置单间,可办宴席近40桌。楼下厅堂设有面点、小吃、冷饮等摊点,经营各种水饺、卤味、饭菜等多个品种。同时,还增加烟酒、干果、罐头等食杂专柜以及西式糕点、冷冻、调理食品等多个摊点,形成既办高中档宴席,又供应地方小吃和便民饭菜,高中低档并举,主副营相结合的多种经营格局。在菜肴风味上,既保留和继承福州菜风味,也吸收了闽南、厦门、汕头、广州等地的风味;同时还恢复和开发了一些名菜佳肴,形成自己的独特风味。年初,随着旧城改造,新南轩所在的骑楼被拆除,酒家也随之而去,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民国年代vs现在,新南轩酒楼今昔对比图,当时已迁至思明南路,如今,这儿早已无迹可寻,而新南轩的品牌也并入了瑞颐酒店,但名气大不如从前。
■年vs现在,新南轩酒家的今昔对比图。当时的新南轩是除了绿岛之外的餐饮界另一翘楚,也是厦门人最受欢迎的餐厅之一。
■年vs现在,新南轩酒家的今昔对比图。由于旧城改造和拆迁,加上在国有企业改制的大潮中,厦门国有资产逐渐退出一般性竞争行列,由于资金等原因,“新南轩”关门歇业。年3月11日,厦门和平里(万豪)酒店有限公司以68万元的价格买走了“新南轩”商标的转让权,几经波折,如今由瑞颐酒店所经营。
■年随着骑楼的拆除,新南轩以68万的价格嫁入豪门,它并没有因此而火爆,而是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几乎被人所遗忘。
■近几年来,由于经营厦门味小吃的外地人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商业了,名字更是稀奇古怪,人们开始怀念昔日的新南轩,许多网友纷纷发文感慨。↓↓↓
陈阿嬤扁食:在很多厦门人的童年,新南轩和朝阳的扁食应该是比较有记忆的。
杨羽翔:一家曾经装满我们儿时回忆的饭店--新南轩!记得小时候,爸妈常带着我去新南轩吃黄桃冰、油葱粿、水饺、刨冰,还有隔壁汤圆店卖的黑糖小汤圆真是一绝…现在都吃不到了,那种老味道很令人怀念。
我爱兜风:新南轩没了,建成没了,一百没了,同英没了,绿岛没了,特香鸡没了,吴再添成了佳味再添,雅坡搬了又搬,思明电影院半死不活,老厦门的记忆还残存多少?
法隆寺朱住持:现在的同学们很多可能不知道新南轩这个地名,它的消失带走的并不只是那些好吃到无法释怀的小吃,还是一个城市的肠胃蠕动的方式。
U_Green:我的童年坐标已经没有新南轩了,不能再没有思明电影院了!决定以后看电影只去厦门人民的老字号电影院!
Perfect_Lee:梦里,我回到新南轩破旧老房子,桌上满是爸妈年轻时候的衣服,我想从中翻出老房钥匙,却终于在焦急与无奈中醒来。醒来在想,也许我们觉得痛苦彷徨的今天却是未来孩子终生恋恋不舍的幸福回忆。
有人说:厦门是一个被人扔弃纪念的城市,乡土的情怀太弱,对历史没有眷恋——天仙旅社远去了,第一百货没了,绿岛饭店和新南轩酒家丢了,同英布店和建成百货倒闭了,东海酒店不见了,还有中山公园的围墙铁栏杆……没有人愿意拯救那些承载厦门故事的痕迹,那些有能力和有权力的人。
(本文为视觉厦门原创专题第期,图文:紫日)
视觉厦门·摄影俱乐部
-
专注于厦门城市影像的传播
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