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塌陷频发脚下之危该如何避免

中科白癜风医院践行公益事业 http://nb.ifeng.com/a/20180507/6557031_0.shtml

新华社广州2月9日电题:“脚下之危”该如何避免?

新华社记者周颖、毛鑫、胡林果

7日晚间,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季华西路一环桥底西侧米处出现地陷,造成至少10人死亡,1人失联,9人受伤。此前,佛山等多个城市也曾被爆出道路塌陷、坍塌事故,不少造成人员伤亡。本该平坦安全的城市道路,为何坍塌频发?“脚下之危”的城市病,该如何避免?

资料图:佛山路面塌陷事故现场。中新社记者陈骥旻摄

佛山一主干道路面塌陷,致至少10人死亡

记者8日上午在现场看到,事发路段的路面断裂成很多块,塌陷区贯穿道路两侧,有30多米宽,并形成一个大坑,其中有大量积水,多棵隔离带的七八米高的树以及十几米高的路灯倒在水中,不少管道裸露在外。

佛山市政府新闻办官方通报的信息称,7日晚7时,佛山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中交二航局标段绿岛湖至湖涌盾构区间右线工地突发透水,作业工人尝试堵漏未果。至当晚8时40分左右,现场透水面积扩大,导致隧道管片变形及破损,引发地面季华西路30多米路段坍塌。

事故发生后,9名施工人员被救出,均无生命危险。截至8日晚间,事故导致10人死亡,1人失联。救援善后工作仍在进行。广东省政府已成立调查组,事故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施工方中交二航局的一名来自河南的施工人员说,透水是施工过程打破了地下含水层,原来含水的土层下方水位剧烈下降,土质疏松,导致地下水和砂涌向盾构机和已成型的隧道内,发生地面沉降。

记者了解到,佛山此前也发生过多次路面塌陷。去年12月,禅城区潘村公交站旁突然水管爆裂,水流携带大量泥沙从地下喷涌而出,造成路面塌陷。一辆洒水车经过时,车尾还不慎落入水管爆裂的位置。而在上个月,南海区佛平三路辅道也出现直径约6米的坑洞,下陷后路面还涌出不少水。

而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发生地面沉降事故的情况也不少。年,兰州曾发生一天内至少4处路面塌陷,年郑州市西三环路半年内发生15次塌方事故。

由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等十部委联合编制的《-年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指出,目前全国遭受地陷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20个省份。

城市道路为何频频发生塌陷?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刘会忠介绍,近年来道路塌陷发生的城市很多都是供水或者排水管线沿线点发生,在发生塌陷的同一地点,有可能再次发生塌陷,甚至是多次。记者采访及梳理以往各大城市道路坍塌情况时发现,其共性原因有:

--地下管线老化、破裂造成的扰动。近几年发生的几起重大城市道路塌陷事故,几乎都与地下管网的老化、破损存在关系。刘会忠介绍,我们大部分城市地下管线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铺设,现在也到了管线寿命的“中晚期”,管线破损引发地面坍塌的次生灾害时有发生。城市道路塌陷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各种原因往往相互影响、叠加,但地下管线无疑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记者在采访中,事发路段附近彭城新村刘姓村民介绍说,1月中旬在离事发地段1公里左右的季华西一环桥底的水管突然爆裂,曾出现路面浸水,造成三条快车道不同程度损坏。几年前,该路段也出现过水管爆裂的情况。禅城公安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