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由荔湾区冲口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中晟拍卖(广州)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不忘初心·来时路”红色货币展开幕。
据悉,本次展览展出了纸币数量枚、机制币数量6枚,是现今全国红色货币藏品数量最多的展览,许多展品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红色货币”诉说着红色故事
什么是红色货币?据介绍,红色货币是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发行的各种货币的统称。
一枚红色钱币背后就是一段红色金融历史。根据发行时间的先后,一般认为红色货币可以分为“苏维埃币”“抗币”和“区币”三种类型。
北海银行
年
发行地区:津浦路以东的山东大部地区和江苏、安徽、河南三省边界的部分地区
“苏维埃币”发行于第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主要是由党领导的农民协会、信用合作社、银行发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中央、湘鄂赣、闽浙赣、川陕、陕甘等苏区都发行了大量的货币,以上统称为“苏维埃币”。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抗日根据地发行了种类繁多的货币,统称为“抗币”。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有晋察冀、晋冀豫、晋绥、山东、华中、华南、琼崖等19个抗日根据地发行了抗币。
解放战争时期,西北、华北、华东、东北、内蒙古、中原、华南等解放区政府也发行了各种货币,统称为“区币”。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了国民党军的主力,为最终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基础。此时,由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和华北银行合并成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筹备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
展览现场
“为什么有的钱币用布来制作?为什么山东抗日根据地发行的纸币版别如此之多?”这些钱币上的小细节,其实都是大背景、大时代的缩影。
主办方表示,红色货币既是珍贵的革命文物,又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经济战线开展不屈斗争的最好证明。本次展览划分为五个主题单元,讲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边区银行和印钞企业相继成立,活跃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有力地支援了各个时期的斗争的历史。
现场,通过讲解员讲述的红色金融故事,观众也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金融战线不屈斗争、服务革命事业的历程。
技术成果展:修复技术让钱币再获新生
纸币历史悠久,自然残币也层出不穷。如何修复,让它们重获新生?
在本次展览的分会场《匠心未改,永续光华——PCRP中泉修复十周年技术成果展》就用一系列案例和成果回答了这一问题。
负责人林世昌表示,对于纸币,面对品相受损比较大,修复工作者会通过去污、抗酸、补缺、手绘等修复工序,还原残币外貌,使修复部位与原品衔接过渡自然,整体一致协调。而针对品相好的优质藏币,则进行高级养护。在无二次污染的条件下有效去除局部污染和折痕,使藏币恢复绝对值状态,并能通过权威评级机构检验,延长收藏期限。“因为制造纸币纸张的特殊性,我们也不能说通过修复就能让它‘以假乱真’,但可以做到最大限度还原它的完整性”。
而制作精良、图案考究的硬币一类的机制币作为日常通货,磨损消耗率极高。林世昌表示,对于机制币,要以保护藏币为原则,尽可能去除机制币表面的有害污染,尤其是氧化物和锈斑,避免其持续侵蚀伤害机制币,最大限度保留钱币的原始状态,保留包浆和原有光泽,延长寿命,提高观赏性。
如今在修复行业深耕多年的林世昌,涉及的领域包含纸币修复,书画修复以及金缮修复。他带领的团队中,既有经验丰富的专业古籍修复技术人员、手绘师,也有生物化学专业的研发人员,也因此突破不少技术难关,获得了《纸币皱褶平整装置》《至元通行宝钞修复工艺》《纸张脱酸剤》等专利,可谓成果丰硕。
谈及印象深刻的修复案例,林世昌表示,“印度最大的一家钱币博物馆曾经找到我们进行钱币修复,这张纸币价值高达几千万元,当时的状态已经非常脆了,拿在手里都感觉随时会融化,几乎没有什么机构敢接下这一单去修复,但我们做到了,而且博物馆那边对最后的效果非常满意。”
那么,和书画修复相比,货币修复有什么不一样之处?林世昌表示,书画的修复一般破损面积较多,在修复的精细程度可能要低于纸币修复,而且书画的修复也不需要像钱币一样去进行手绘,因为要尽可能保留书画名家的真迹。
展览时间:
.5-.12
周一至周五9:30-18:00
展览地点:
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大道东号
宏信创意园绿岛C栋中晟文化收藏展览馆一楼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巧蓉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亚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