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越浦汶水路江场西路陆域贯通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医生 https://www.sohu.com/a/330332735_120224920
                            

风光迤逦的河岸线,

下沉式、出挑式的亲水平台,

高颜值的步道景观……

记者日前从静安区河道水政管理所获悉,作为打通河道陆域堵点、建设高质量滨水空间的一大工程,随着静安区彭越浦(汶水路-江场西路)两岸陆域贯通环境改造项目的完成,这一新打造的亲水空间,预计将于下周向市民正式开放。

静安区彭越浦(汶水路-江场西路)两岸陆域贯通环境改造工程项目北至江场西路,南至汶水路,南北贯穿市北高新园区,毗邻彭越浦楔形绿地,涉及两岸岸线长度约米,占地面积约平方米。

今天,静宝带你先睹为快!

亲水平台各有特色

11月4日,记者沿着交城路来到彭越浦河道边,这里恰好是彭越浦(汶水路-江场西路)的中间位置,只见色彩缤纷的绿植景观、新建的蓝色步道,步道旁设置的休憩空间,与蓝天白云、波光粼粼的河面“搭配”在一起,可谓风景如画。

沿步道往北面的江场西路方向漫步,依驳岸地势而建的下沉式亲水平台分外醒目,形成阶梯式看台,让人视野更加开阔,河岸风光尽收眼底。据了解,这一平台面层通过菠萝格防腐木进行铺贴,上部钢廊架结合爬藤植物形成遮阴纳凉顶棚。

“这里有三种形式的亲水平台,一个是下沉式的休憩空间,顶棚设计了紫藤花架,花期到来时会为市民呈现非常漂亮的景观。”静安区河道所所长李滢莹介绍道,“还有两种亲水平台则是出挑休憩平台,一种设置坐凳、扶手;还有一种也是依河岸特点设计,市民可凭栏驻足。”

在出挑休憩平台,只见平台内设置有四处休憩坐凳,犹如地面翻折而起,地面采用钢格栅,可透过格栅看到驳岸上的植物,给人以别样的游赏体验。除亲水平台之外,在架空栈道旁则结合景观特点,设置多处休憩的长椅,方便市民休憩赏景。

景观打造自然柔美

在靠近彭浦楔形绿地附近的步道,

有两处下沉式的“月季花景”分外迷人。

盛开的月季花就在脚下,“全景式”的展现让人多了几分新鲜感。走一走步道、赏一赏河岸景致、看一看楔形绿地,这一亲水空间让人与自然更为亲近。

在彭越浦近江场西路的位置,

水主题花园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深浅不一的蓝色透水混凝土铺装“流水”造型的色彩,就像路面流向河道的水一般,自然而柔美的线条和绿岛搭配上花草,漫步其中让人宁静又舒畅。在这处花园中,景观装置的设计也颇具巧思,既有颇有“野趣”的小鹿造型、也有镜面成像的景致打造。

亲近“自然”的元素打造,

不仅贯穿在亲水休憩空间

和水主题花园,

在整体设计和效果呈现的过程中,

也都加以充分考虑,

让市民体验感更舒适。

“可以注意到,东岸防汛墙垂直绿化景观打造也具有特点。受先天条件的限制,两岸的墙面是不对称的,这边是有二级挡墙的斜坡,对面则是硬质护岸直立式挡墙,我们在考虑总体方案的时候,考虑到两岸应该都是自然的方式来呈现给大家,但是对岸先天条件限制,它是直立式的挡墙,因此我们尝试做垂直绿化来呈现它的效果。”

李滢莹介绍说,东岸的垂直绿化方面通过不同颜色的搭配,给人以舒适的自然的色彩,同时绿植搭配和呈现可以调整组合,带给市民更加美好的体验。

记者了解到,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过去彭越浦(汶水路-江场西路)因涉及不同产权单位,造成贯通堵点,且两岸陆域存在地坪积水、设施陈旧、景观面貌差的情况。

为此,根据《上海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方案》和静安区关于中小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及建设“美丽城区”的要求,为打通河道陆域堵点,建设高质量滨水空间,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这一改造工程于去年10月开工,今年10月完工。该项目秉持“连接流动共享”三大线性廊道空间的理念,通过架空栈道形式的滨水步道,串联悬挑亲水平台及下沉式绿地,从而建成线性廊道,形成良好的绿意游赏体验。

白天风光迤逦,

夜晚风光同样宜人。

彭越浦(汶水路-江场西路)在夜间也有美不胜收的景致。当夜幕降临时,缤纷的光影色彩在河面上形成的倒影随波荡漾。

区河道所表示,随着河道景观的正式开放,接下来还将做好维护和保养,满足市民对滨水空间释放和水环境改善的获得感。

记者:张琦

图片:张琦、任超、区河道所

视频:任超

部分资料:区河道所

原标题:《高颜值亲水空间来了!彭越浦(汶水路-江场西路)陆域贯通环境改造项目预计下周正式对外开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