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整治美食街,有镇江经验可循

本文转自:镇江日报

沈执中方良龙

一条长米、宽9米的步行街,容纳户小餐饮经营商户,以其亮化美化设计、清爽宜人环境成为远近吃货的“打卡地”。记者7月21日从市住建局了解到,“镇江市便民疏导点绿色化改造项目”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省级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试点项目,日前由省住建厅展示推介,可为省内兄弟城市整治美食街提供“镇江经验”。

作为省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第二批试点项目,“镇江市便民疏导点绿色化改造项目”位于京口区东风步行街。这里毗邻江苏大学,“校园经济”繁荣,周边居民小区聚集。项目实施前,这里烟熏火燎、污水横流,行人通行不便,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增加了城市管理难度。

年3月,京口区启动东风步行街便民疏导点绿色化改造项目,投资多万元,在原步行街外侧打造出全新的餐饮小吃疏导点,为家商户统一建设11组达到环保排放标准的油烟净化管道、污水净化设备等基础设施,实现经营环境集中治理、可持续运营。

经过绿色化改造,于年7月投入运营的新疏导点卫生条件大为改观,既为流动摊贩提供安心的经营场所,又促进了数百人就业,还缓解了执法人员与摊贩的矛盾。项目当年被评为“江苏省餐饮绿岛项目”。

项目统一铺设专用排烟管道,统一配备油烟净化装置,统一安装油烟排放在线监测设备。项目获得“环保贷”全方位金融支持,得到贴息贷款环保授信贷万元,大大减轻了商户设备安装和后期维护的经济负担。

项目全面使用清洁电能,打造全电化街区。通过油烟的集中净化处理,每年可减少PM2.5排放1.8吨以上;餐车内部装设油水分离池,将清水通过地下管道排出,油污残渣则进入沉淀池,定期集中清理;不使用液化石油气,减少废气排放,不仅净化了环境,也降低了安全风险。

“升级版”小吃一条街留住了城市“烟火气”。在政府引导下,便民疏导点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等提供就业岗位,解决了近人的就业问题。通过场景改造,成功导入夜市经济模式,日均客流量达人次,每年可产生约万元的销售流水。

烧烤摊主顾萍说,她在步行街出摊20多年了,亲身经历了其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华丽转身。“我的烧烤口味地道,加上干净整洁的摊位环境,让我的摊点成了‘网红店’。”她说。

目前,东风步行街新疏导点已成为京口区乃至镇江市的一处餐饮“网红”打卡点,其改造模式为永安路等新一批“小吃街”改造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