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抓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这一基础,社会生态持续好转;突出产业培育这一主线,发展潜力持续增强;突出‘摆渡人’这一角色定位,融合新路持续探索;突出自我革命这一内生动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突出改善民生这一落脚点,宜居环境持续提升。”26日,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委员(扩大)会议召开,晒“八大工程”成绩单。
今年初,平潭提出“深化攻坚行动、实施‘八大工程’”,持续掀起新一轮创业热潮,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亮点突出——
平潭以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开展“五个一批”自选动作,打出四个“组合拳”,即“抓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抓基层、打基础”三年行动、“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专项行动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民生问题。数据显示,目前已化解难题积案15项、化解信访积案19项,接报刑事警情比降40.84%、降幅全省最大,群众安全感满意率升幅全省第一。
平潭抢占发展先机,推动优势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物流产业乘势而上,金井港区跻身国家一类口岸,跨境电商、直购出口、海运快件累计货值约23亿元,呈“井喷式”增长,其中“6.18”“11.11”电商订单量居全省首位;总部经济释放活力,新增总部企业32家,实现营收亿元、增长52.27%,成为实验区首个超百亿产业;影视产业扬帆起航,发布“影视新政20条”,启用平潭·竹屿湾影视基地,已有10多部影视剧组在岚拍摄;旅游业提质升级,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分别达万人次、68亿元,分别增长20%、25%,“五一”、国庆假期日均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
着眼于台湾“基层一线、青年一代”,实验区先后出台“两岸融合发展新路36条”“鼓励台胞创业7条措施”等一系列惠台政策,实施澳前台湾小镇和台湾创业园“腾笼换鸟”,设立全国首个台胞台企“一站式”服务中心,启动全国首个从规划、设计到验收全链条体现台湾元素的台胞社区建设,设立全国首个“海峡两岸南岛语族考古教学实习基地”,颁发全国首批直接换发的大陆职称证书,开通台北、台中、高雄客运货运航线,实现“三箭齐发”“客货并行”,努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桥头堡”。据了解,今年以来,岚台直航客运人数超18万人次,增长26.7%;对台贸易额突破50亿元、增长60%,其中农渔产品突破4亿元、增长%。
今年8月起,平潭深入推进新一轮机构改革,全面实施片区与乡镇整合,个事业单位整合为15个,力度之大开全国之先河,受到中编办高度肯定。今年,平潭还实施了“中介超市”“一企一证”及规划承诺制、环评水保豁免等改革措施,深入实施“一窗通办”改革,解决长期困扰营商环境的难点问题,群众满意率升至全省首位。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平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实施34条背街小巷改造,启动实施“绿岛花城”行动,持续改善城市面貌,不断提升市民素质。数据显示,今年实验区新增绿化面积1.3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至37.1%,空气质量达标率98.5%,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全省首位。
当前,实验区正处于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困难与希望并存。为此,平潭提出发扬斗争精神、深化“八大工程”,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持续掀起新一轮创业热潮,奋力推进“一岛两窗三区”建设。
平潭还提出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全区生产总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进出口总额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5%和9.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新的一年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以更加坚定的斗争意志、更加出色的斗争本领、更加成熟的斗争艺术,既放眼全局、明晰前进方向,又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夙兴夜寐、勠力同心,深化‘八大工程’,奋力推进‘一岛两窗三区’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书记陈善光在会上发出了新一轮开放开发动员令。(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哲昊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