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是一个看来简单,实际上是十分奇妙的形状。
在设计中,圆形是极为重要的元素,无论是传统或是现代,
东方抑或西方,圆形在各类设计中都大量出现,且被赋予了更多丰富的内涵。
古代人最早是从太阳、阴历十五的月亮得到圆的概念的。
在我国古代建筑中,总能见到寓意天圆地方的建筑群落。
至于院落,譬如苏州园林玲珑剔透、精巧别致的月亮门。
“圆”寓意着团圆、圆满。
天地宇宙的圆浑,因果轮回的圆明,
自然造化的圆活,艺术设计的圆美,
人情世态的圆通,阖家团聚的圆满。
圆的文化魅力与科学意义,总能让人为之深深着迷。
园林景致里的月洞门,内敛而圆通,含蓄而丰盈,
既有古典优雅的气质,又包含“圆满”之意。景色被框进月洞门里,变得婉转、幽灵、圆润。
圆形总比方形更为精巧柔和,当窗的设计融入“圆"的元素,
圈出一幅圆形的画,禅意婉约,是风景,更是意境。
长虹偃卧,倒影成环,流畅的圆弧形桥体,张弛有度,
无论河流宽窄,它仿佛都能优雅而轻松地跨越。
作为景观中的点睛之笔,创意十足的景观艺术装置总是给人们带来愉悦的感受体验。
圆形造景具有与生俱来的亲近感,避免了直线造型的紧张和局促。
通过圆的组合和交集,创造一个多功能的公共空间,让周围环境变成一种纯净、亲切、几何型的视图,让规整的结构与自然融合。
圆,是中秋节的月圆人团圆,
是中国古人世界观的天圆地方,
在景观设计中,圆既包罗万象,又多变百搭,
它可以大气磅礴,婉约柔美,
亦可以俏皮灵动,妙趣横生。
圆,其形包容,每个角度都可以呈现同样的立面,
易隐而融于环境,其弧流动却无方向,亦动亦静,或是永恒。
生命之美,于静之间赋予永恒,处动之中轻展精彩,低调而不张扬,却也不平凡。
生命如水,流淌不息,在昼夜间孕育着情感。
将生命的美与情融入空间,不是简单的形之结合,而是情意的共生。
圆”和“缘”相遇的瞬间,但愿一个拥抱、一次团聚,都能在这美好之地发生,
光阴流转,而不变的是对圆满的期许。
用“圆和缘”相遇,来传递更多景观与场地间的对话,构建景观与人的友好互动。
“圆”,大小交错的圆和曲线构成空间,既有水中涟漪的诗意与动感,又体现出独特的现代感与艺术美。
中庭水景逐渐打开新的世界,
棱角分明的格栅墙与圆弧形的岛中湖相互辉映,
漫步其中,赏星光绿岛、盛满清波,
望湖水晶莹透亮,观山问水,畅逸人生。
环形秋千,设计着重悠闲的体验感,
整体白色给人一种优雅干净的感觉,
同时,大小不同的秋千座椅,
可以满足孩子和大人的不同需求。
一轮“永不落幕的月亮”,
它被赋予仪式堂的功能,克服了形式主义的掣肘,
用一个可观、可游、可用且具精神价值和运营价值的建筑,来为乡村盘活新的资源。
设计延续河床的肌理,用大地艺术的手法塑造了丰富的地形变化,
起伏的地形很好的解决了U型下凹绿地与外部的视线和交通关系,
并且创造了很特别的场地和空间行走体验,人在场地活动就像鱼类很自由的在他们的河床栖息。
从物理学角度看,圆形的建筑物有利于减小风阻力,从而减少了高楼风。
从热学角度看,圆形传热和放热速度较慢,保温效应明显,更能节省能源。
圆的魅力在于它的简洁性,统一感和整体感,它也象征着运动和静止双重特性。
单个圆形设计出的空间,能突出简洁性和力量感。
多圆组合的基本的模式是不同尺度的圆相套或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