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人民网长沙12月20日电一杯好奶为乡亲的牧业追梦人,想为农服务一辈子的农田大当家,返乡创业惠及乡邻的绿岛蓝湾新农人,打造宜居宜业美丽渔村的智慧渔业开创者……这些奋战在湖南省常德市农业、农村发展一线的劳动模范,带动广大农户依靠勤奋劳动脱贫致富,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常德市总工会把突出工会特色和彰显劳模优势结合起来,努力展现新作为,探寻施展拳脚的舞台,贡献一份工会力量。团结引领全市广大劳动模范争做乡村振兴道路上的“领路人”,以劳模“一马当先”带动村民“万马奔腾”,彰显鲜亮的劳模元素。
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致富
“他是我们致富的‘活财神’,整天为我们操心劳碌,传技术、保收购,每年还给我们产业分红。”这是常德市西湖管理区多户农户对湖南省劳动模范魏仲珊的褒奖。由他创办的湖南省首个完整的奶业全产业链基地——德人牧业,采取股份合作、土地流转、聘用型、保价收购等方式,依托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在西湖管理区西洲乡,村民杨伟雄家流转了多亩土地,专门种植饲料用的玉米、苜蓿。“当时公司有承诺,我们只要把牧草种出来,就以保护价收购。”杨伟雄回忆,年,他试种了十几亩牧草,效益可观,年他立马流转了多亩土地种牧草,一年纯收入达到18万元。像杨伟雄这样为德人牧业种植牧草的农户有多户,每户每年增收上万元。此外,德人牧业为当地村民提供工作岗位多个,每年雇佣临时性劳务人员上千人次,年发放工资0多万元。
“劳模不仅是个人荣誉,更是责任担当和精神传承。”全国五一巾帼标兵、澧县劳动模范龚佑琼用实际行动兑现着自己的诺言。她牵头成立湖南锦绣千村农业合作社,带动周边余农户开展水稻订单种植,提供“从一粒种子到一粒谷”的全过程生产托管及“菜单式”服务,为订单农户每亩增收多元。不仅如此,锦绣千村合作社近年来开办农民夜校多场,培训农民2万多人次,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以前种粮食天天都是满身泥巴,现在从选种到收割都是合作社提供服务,每亩成本少了大概多元,节省下来的都是自己赚的。”澧县种粮大户乔华武高兴地说,如今他的亩水稻田,每年纯收入可达50万元以上。每当秋意渐浓,澧阳平原上一望无际的稻田青黄相间,犹如一卷色彩斑斓的美丽画卷。“我一生就想做好一件事,就是为农服务一辈子。”在龚佑琼心里,助力乡村振兴是责任,也是光荣。
保护生态建设美丽乡村
绿色的小岛,蓝色的港湾,这是寄托常德市劳动模范罗鉴远梦想的所在,也是他回乡创业、带动乡邻的舞台。“我的目的就是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留得住乡愁。”年,罗鉴远回到家乡津市市药山镇杨坝垱村,创办了常德绿岛蓝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梦想之旅。几年来,一座风景如画、生态宜游的田园风光休闲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前来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村民们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
“这个伢子有理想、有干劲、有情怀,发财不是他的唯一目的,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才是他的理想。”在杨坝垱村,罗鉴远可谓是有口皆碑。他与户村民人“结亲”,建立了深度帮扶关系,把杨坝垱村人作为公司常年的用工人选,确保每人每月收入都在0元以上。与12户建档立卡脱贫户签约,让他们在公司就业入股分红。合作社吸纳37户、多人入股规模种植优质柑橘、有机高钙菜。与村里6户签订了蔬菜、土鸡等农产品产销合同,包销老百姓的农产品。他还将附近的13座民房改造成民宿,让村民参与乡村旅游,吃上了“旅游饭”。
“我承包的80多亩鱼池是跟夏劳模联营、合作的,他供应我的饲料、鱼种,还帮我销售,鱼池每年的效益越来越好。”合作养殖户谢文辉高兴地说,在安乡县安康乡虾爬脑村,安乡县劳动模范夏腾可谓是村民们心目中的一位“福星”。这位80后青年劳模建立了合作社,自主研发互联网+智慧渔业系统平台——渔联网,建立起苗种、饲料、技术、销售、物流和品牌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平台,为合作社养殖户提供从种苗到收购环节的一条龙服务,示范带动养殖户户,服务成员养殖面积近亩,带动安乡县水产养殖户转型升级发展。
“目前,我们正在对本村房屋改造、环境绿化、生态发展和休闲渔业上进行投资建设,全心全意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渔村。”展望未来,夏腾带动父老乡亲共同富裕、过上幸福生活的信心坚定如铁。
为了充分发挥劳模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常德市总工会从年开始,连续两年共评选表彰21个市级劳模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并为每个基地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其中湖南德人牧业有限公司被成功推荐为湖南省劳模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此外,常德市县两级工会组织和发动劳模队伍中的热心人士、专家能手、优秀管理者,成立了10支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志愿帮扶服务队,帮助农民群众和返乡农民工谋划创业项目、开展技术攻关、提供技能培训。近三年,帮助扶持创业人员达1多人。
“过去,劳模在脱贫攻坚中勇当先锋,如今在常德市,广大劳模依然扎根、服务于群众当中,发挥引领作用,带领大家奔振兴。”常德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覃志云说,一位劳模就是一面旗帜,激励和带动广大群众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更重要的是这种劳模精神的火种一定会在乡村振兴中产生燎原之势。(赵婧宇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