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牧场岛上民宿玉环闯海人建设共同富裕

03:30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茫茫东海披山洋,素称天然古渔场。海风轻吻碧波漾,金条夜舞是故乡。”这是玉环鼓词《渔民小调》里的唱词。

浙江玉环面向茫茫东海,台湾暖流、浙江沿岸流、大陆径流在这里交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这片海域成为鱼虾蟹贝等水生物的天堂。海边的人们以渔业为生,创造了独特的人文历史。进入新时期的当下,海上人家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

up主在玉环闯海节直播

10月18日到19日,玉环闯海节举行,众多媒体和B站UP主体验了玉环市鸡山乡的风俗美食、现代渔业、新兴民宿,感受着玉环人共建共富的智慧和创举。

“人生海海,要闯精彩。”一代代闯海人的历史记忆和拼搏精神,就蕴含在这8个字中;玉环人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不懈努力,也在这8个字中。

绿岛蓝湾也是金山银山

闯海人移山填海的浪漫一直不变

玉环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是台州市代管县级市,西南紧邻温州。玉环方言有三种,台州话、温州话、闽南话。“人生海海”意思是人生如大海广阔,又变幻不定、起落浮沉,总要往前看,继续闯。

栈道记录着闯海人的历史。如今彩绘成为了打卡地。

“冲风冒雨趁来潮,猎食渔船并力摇。”早一代闯海人继承着自古以来的捕鱼方式,修船织网,迎潮出海。风吹浪打、日晒雨淋中,他们与大海搏击,用汗水创造着自己的生活。

鸡山岛上的管大爷60多岁,现在以开车载客为业。狭长的小岛,从东到西路途不近,岛民、游客就乘他的车往返。几年前,他还在海上谋生。从16岁开始出海,管大爷做了一辈子渔民。从水手到船老大,他是老一代闯海人,脸上纵横的沟壑是近半个世纪海上劳作留下的痕迹。

他回忆年轻时,十几二十个人驾船出海,少则一两个月,长则大半年。碰到收成好的时候,数万斤鱼,他们要两天不睡觉。“我年轻的时候,三天不睡也可以。”

玉环闯海节上,渔民在晒鱼

海上没有信号,不用手机,有些无聊。出海头个月,大家聊聊自己的故事,但时间长了,话都说完了。不忙的时候除了躺下休息,大家还可以打打麻将。

出海的闯海人,除了带上淡水、蔬菜,还常常提上酒。喝酒可以取暖、可以壮胆、可以生威。顶风出海,不管是剐了网、塞了锚、缠了舵,还是海上救生抢险,危急关头,酒入豪肠,一个猛子就扎了下去。

玉环小吃鱼饼

闯海人性情豪爽朴实,自带一种浪漫主义。玉环本是岛屿,如今与北面陆地相连,这是年截流筑坝的填海壮举。年以前,玉环与大陆之间隔着一条璇门海峡,海峡水流湍急,漩涡多,交通极不变,船只翻覆不在少数。当地还有民谣这样唱:“漩门湾,鬼门关,眼望漩涡泪斑斑。”

因为当时建桥施工难度大,当年的玉环人横下一条心,把海峡填了,筑起一条大坝。年2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新闻《玉环岛人民改画地图》记录下这一历史。此后交通大大改善,玉环经济发展之路也大大拓宽,40年前后,玉环生产总值增长多倍。

随着新时期经济的发展,14米宽的大坝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年,玉环市启动了“建桥撤坝”工程,在海峡上开工建设漩门湾大桥,拆除大坝。除了满足当下的交通需求,撤坝建桥也恢复了海湾水系的自然连通,将再现绿岛蓝湾的风景,还海岛一片绿水青山。从40年前到今天,玉环两代闯海人移山填海的壮举,展示着他们的“闯”劲,也展现着他们追求共同富裕的决心。从检察官到海上放牧的新一代闯海人80后江凌云:要把家乡大黄鱼做成“国鱼”

玉环闯海节上的模型

早些年的船小,条件差,出海有生命危险,现在老一代闯海人越来越少了。60后的庄一萍说,她上一代很多长辈是这样的闯海人。有一个叔叔就在一次出海后就没再回来,家中三个儿子,最小的还嗷嗷待哺。所以今天的玉环,渔民画、妈祖庙、杨八将等风俗,都体现传统闯海人祈求亲人平安的愿望。

今天,铁皮船代替了木板船,渔民画也从渔业生产的一部分变成独立的艺术创作。庄一萍小时候生长在海边,经常在海边看水手修船、在船上画渔民画。她后来走上了渔民画艺术创作道路,现在是中国民间艺术文艺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获奖,受邀在各种博览会上展览。

渔业的变迁,更多体现在生产方式上。今天的新一代闯海人以海为田,耕海牧渔,传统渔业开始转型升级。

庄一萍和她的渔民画衍生品

鸡山乡的中鹿岛位于鸡山岛东南15公里,由3个环形小岛形成天然海湾,这里坐拥洋流交汇处,海水溶氧量、天然饵料、温度、盐度都极好,千百年来就是黄鱼生长的天堂。如今,80后江凌云在这里创造了一片海上牧场,放养黄鱼。

江凌云是玉环人,毕业于同济大学法律系。小时候看鸡山海域捕捞黄鱼的盛景,让他印象深刻,千帆出海,满载而归。其中大黄鱼品质最好的,就是中鹿岛这片海域。年,这位年轻的检察官辞职,开始创业。

年开始,他动了一个想法,包下中鹿岛海域,利用独有的自然优势放养大黄鱼,让鱼儿自由生长。经过两年的准备,玉环市中鹿岛大黄鱼海洋牧场渔业转型示范基地建成了。江凌云到舟山、宁波、温州、宁德等地学习,考察过后决定采用超大型围网、桩网连接、底部防逃等技术来建设牧场。“我们拥有这片海域的经营权后,没有采用传统养殖方法,而是斥巨资打造野生大黄鱼生长环境,保证每立方米海域只投放1到2条黄鱼,杜绝海水养殖过度开发。”

整个中鹿岛海洋牧场,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预计最终年产量可达万尾以上。中鹿岛坚持以“野生传承,科学牧放”为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步引进并应用“数字农业”相关技术,打造“智慧型海洋牧场”,突破了传统网箱无法抵抗极端性天气的难题,同时又保证了海洋水流的通透性,让牧场完美融入海洋之中。

“我们的大黄鱼不投喂人工饲料,以周边海里的鱼虾为食,不会造成水体二次污染;而且自然繁殖的大黄鱼幼苗也会通过这种‘透水’养殖方式游向外面的天然海域,这些幼苗比起人工增殖放流的实验室鱼苗,更适应当地的海域自然环境,成活率也会更高。”利用大自然馈赠的天然牧场,江凌云开拓出一条海洋经济蓝色发展之路。年,中鹿岛大黄鱼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江凌云未来的目标是把“中鹿岛”做成中国顶级大黄鱼标志品牌,打造成一条“国鱼”。“就像俄罗斯帝王蟹、挪威三文鱼、日本神户牛肉那样,提起中国的水产品牌,全世界就能想到中鹿岛大黄鱼!”

鸡山岛的老一代闯海人来基地参观后感慨:“中鹿岛这片海一直是野生黄鱼生活的地方,以前来,一网捞上来很多,咕咕地叫,声音像小娃娃,送上岸去卖,就是市场上公认最鲜最好吃的黄鱼。”“但从前捕鱼是个‘靠天吃饭’的活,有时收入不错,但有时只能勉强温饱,人常年在外,辛苦不说,风险很大。”江凌云的新型渔业让老一代渔民感叹不已。作为大学毕业的新一代闯海人,江凌云希望现代渔业模式能为家乡渔业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提供助力。年,中鹿岛海洋牧场与鸡山乡政府成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鸡山乡作为重点投资区域,为鸡山岛多户本地渔民提供创业机遇,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今年6月,江凌云又与芦蒲镇政府签署“浙东南渔业小镇”项目协议,该项目也是浙江“民营经济助推乡村振兴,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试点项目。如今,鸡山岛上还有了“一网尽鲜”海鲜产品网络直播间,更年轻的闯海人开始尝试新潮的数字化方式,带着家乡的渔业闯入互联网的大海中。从80后的江凌云到更年轻的这些“闯海人”,不论养黄鱼还是卖鱼干,都与他们的父辈不一样。站上数字经济的快车,他们的闯劲正带着乡亲一起,实现全面小康,走向共同富裕。回家乡开岛上网红民宿80后陈麒宇:家乡的发展,始终是人的回归

像江凌云一样回家乡创业的大学生还有很多,陈麒宇也是其中一个。87年出生的陈麒宇,大学毕业后从事多年医疗设备行业。疫情前后,他辞职回到鸡山乡创业。陈麒宇的父亲现在仍然在海上,是老一代闯海人中的一员。从十三四岁时候,陈爸爸初中毕业就到海上工作了。在陈麒宇的记忆中,小时候看到父亲早上五六点去赶海,有时候一个月回家一次,有时候更久,“冬天很少见到他。”现在技术进步,船的条件越来越好,船的吨位变重,父亲业从水手变成了船长。捕鱼方式也不一样了,现在可以用灯光诱捕,灯光撒下去,傻头傻脑的鱼儿就游过来了。陈麒宇说,父亲见证了中国渔业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陈麒宇辞职后,在丽江旅游时,认识了一个做民宿的朋友,聊起来后他动了心思:鸡山岛也可以搞民宿啊!现在一线城市年轻人有“逃离城市计划”,家乡鸡山有美食、有海景,可以开发起来。陈麒宇先与几个做民宿的朋友合伙,开了岛上第一家民宿漫野奢屿。之后他想寻找更多的可能,看中了岛屿最东边的火车村的一块空地。这片地方他小时候常来玩,地势高,四面空阔,是看日出日落的绝佳地。

他与村里谈。村里也有旅游开发的想法,规划在这里建爱情主题公园。陈麒宇觉得这样一个公园,不如由自己来开帐篷民宿。因为帐篷在整个台州还属于稀缺产品,而玉环的位置很妙,是台州最南,距离温州很近,更远甚至可以覆盖江浙沪闽等地的市场。陈麒宇这个创业计划,家人一开始有顾虑。陈妈妈觉得太小众了:会有人跑来鸡山岛住帐篷?就算偶尔有一些客人,你十年工作的积蓄投进去,多久能回本?

陈麒宇还是想试一下,他知道家乡的好,也知道当下消费潮流,“我是这里人,开发这个岛,我有很多地方可以做。”今年初,陈爸爸禁渔期在家,也来一起帮忙做木工。民宿不少工作,比如帐篷搭建、摩洛哥风格的木架,都是陈爸爸帮陈麒宇一起完成的。鸡山乡政府对草坪的基础建设提供快速帮忙例如基础管道,电力等,同时,村里和附近的乡亲也经常来帮忙。但那个时候对陈麒宇的这个实验,不少人心里还是觉得有冒险的成分。那也是陈麒宇和创业伙伴最辛苦的时候,大到帐篷房间的设计,小到一个杯子,都要花心力去选。“我才明白,任何一家成功的民宿,都很花心思的。”

今年5月,陈麒宇的“知野之也”帐篷民宿试营业了,合伙人在自己的小红书上发布了消息,纯粹作为完工的一个记录,还没来得及铺展开宣传。但已经有网友来订房了,从五一开始到现在,不断有客人来住。“前期主要是台州客人多,占超过一半。后来有一位温州客人来住了,他回去后,温州人一下子多起来,连续一个月来的基本是温州客人。“现在跨海大桥通了,温州过来只有一个小时。”目前也有一些杭州、上海的企业来团建,陈麒宇说,“不久的将来,玉环通高铁后,杭州过来的时间也非常快。”到时候杭州、上海和江苏的客人将更多。

客人多起来了,陈妈妈才认同了儿子当时的坚持。看着10个帐篷排满了,她还提出建议:要不要增加帐篷?陈麒宇拒绝了,这片地方面积有限,增加帐篷密度会降低居住体验。看着岛上的孩子在老家开起了帐篷民宿,岛上的老人们挺开心。夏天傍晚,老人们乘凉散步到这里,陈麒宇会给他们放越剧、放音乐。客人多的时候,乡亲们知道民宿有活动,也不去打扰。“当我把这个民宿建好之后,很多朋友同学纷纷来跟我说,这个民宿是你做的,真好!”陈麒宇会告诉他们,你们也可以回来发展的。10月18日晚上是“人生海海·星空歌会”,这场音乐节是“闯海节”当天的高潮,就在“知野之也”的草坪上举行。陈麒宇坐在靠海的一边,感叹说:“家乡的发展,始终还是人的回归,更多年轻的思想、年轻的人进来,让她有一个新的面貌。”

鸡山岛,玉环闯海节

现在,陈麒宇的妹妹和他招来的几个朋友,帮他一起在这里打理。几个年轻人经营的民宿,吸引着年轻人来鸡山打卡。陈麒宇觉得,现在岛上的轻奢民宿也好、休闲渔船带游客出海捕鱼也好,这些能带动家乡发展、乡亲共富的新事物,需要他们年轻人多做一些实践。

人生海海,变化的是新产业、新思维,不变的是玉环闯海人的浪漫、乐观和自强不息。

清风吹来,这片富饶的海上正萌生新的东西;海边浪花不断,涌动着闯海人奔向共同富裕的力量。

(原标题《海上牧场、岛上民宿……这个岛上,玉环闯海人建设共同富裕的绿岛蓝湾》。编辑左佑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0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