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不记得自己究竟何时爱上爬山,真正开始接触爬山的时间还相对容易推估,但喜欢山景这件事,却好像在我小时候就深深扎根了。到现在仍清楚记得小时候爸妈有空便会带我到山上走走,我小小的身躯坐在车子后座,总是好奇地趴在窗上,看着窗外阳光洒落、树影婆娑,那幅画面好美。真正踏入登山这块领域,却是近一两年的事而已。
与大部分登山爱好者积极收集山头的努力相比,我显得既不专业又糜烂,总是随性而至,轻松玩乐大过刻苦冒险。看着各位前辈写的洋洋洒洒登山心得,只爬过几座百岳和几座中级山的我,仍挤不出一点有感情的与山对话的故事。山的知识领域太广、太宏伟、太令人显得渺小,自认还在缓缓学步的自己,还不够格用自己有限的词汇去描写它带给我的感动。
所以爬山至今,我还未写过任何一篇跟爬山有关的文章。没想到跟山有关的第一篇文章,随着我的绿岛流浪一个月计画,就这么诞生了。或许绿岛这地方带了点慢活,少了点真正登山意义上的严肃,反而多了点悠闲、多了点旅行感的探索,所以我可以用一种更接近旅行的视角来写它。
说到绿岛,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海,却好像少有人提及绿岛的山。绿岛的第一高山为火烧山,标高公尺,位于绿岛的西南,第二高山为阿眉山,标高公尺,位于绿岛的中央。虽然它们的高度、险度、变化性都不及台湾本岛的高山,第一高峰火烧山的三角点也因为处于军事基地管制区内而无法到访,但分别位于两座山的过山古道与过山步道,仍有丰富的生态以及怀旧的先民开垦历史。
已是第三次来绿岛的我,对于山上那没探索的过领域感到新鲜又好奇,却也一边满腹疑惑,明明绿岛也有山,为什么大家到绿岛不爬山呢?偶而闲暇时,我会坐在海堤加蛋民宿院子里的秋千上阅读过山古道的书籍,或者坐在前方的海堤上惬意欣赏着右手边的阿眉山。
三月份的绿岛天气不是很稳定,连下了两周的雨,这天终于迎来了个大晴天。我怀着兴奋、期待与些许疑惑,简单背了个包包,便骑着车前往过山古道的入口。
绿岛有三条爬山步道,分别是位于阿眉山的「过山古道」、位于火烧山的「过山步道」以及位于大湖温泉村的「观海步道」。这天的路线,我打算从阿眉山的过山古道凉亭处开始走,然后从温泉村旁的小径出来,再沿着环岛公路南下徒步一小段,往右上阶梯到观海步道,再沿着观海步道接到跟过山古道平行的另一条过山步道,然后从产业道路北上接回停机车处,刚好是个小O型纵走。
如果想爬爬山,但时间没那么充裕或者不想走太多路的人,可以挑其中一条走即可。过山古道生态与林相最为丰富,过山步道温泉村段视野最为开阔,观海步道最短、景色最美、最好拍
。
过山古道的入口位于绿岛机场前方产业道路蜿蜒而上的路边,在绿岛还没有环岛公路之前,它便扮演着绿岛人东西方流通往来的交通捷径。早期绿岛先民会经过这条古道往返南寮聚落与公馆村的大湖聚落(如今的温泉村),从事农垦。
绿岛早期是个以农业为主渔业为辅的地方,随着移居来绿岛的居民越来越多,可耕地面积也越少,于是早期绿岛人便以这条过山古道为往山上开垦的路径。
过山古道全长1.85公里,落差约公尺,全程皆为铺设石板路的小径,相当好走,是个老少咸宜的散步路线。古道区域在早期曾经是农民开垦的游耕地,自从民国60年代开始由台湾输入民生物资以及绿岛开始发展观光后,原本的耕地农田逐渐废耕,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生养息,如今的植被几乎已看不出曾经的游耕痕迹。
根据绿岛生态的相关书籍介绍,绿岛的森林植物群主要是原生阔叶树,且多为常绿树种,过山古道常见的植物群有树杞草野式东青、月桃、野牡丹…等。
过山古道两旁皆由植物丛排列而成,仿佛在列队欢迎来访的旅人。路途中也会有一些介绍植物物种的解说牌,对生态感兴趣的人可以边慢慢散步、边细细阅读解说牌上的介绍。
这里的生态也颇丰富,沿路遇到不少攀木蜥蜴与石龙子,几乎每走几步路就可看见一只,古道的路中间则时常有蜘蛛跨越路中央结网,走的时候可以稍加留意,避免不小心弄坏了蜘蛛们辛苦织成的网。
在没有蜘蛛结网的路段,便可明显发现蝴蝶们飞舞,其中黑白相间的大白斑蝶为绿岛特有亚种,由于它有毒,所以它飞行得不急不徐,总是一副悠哉不怕天敌的样子,就连我拿手机拍它它也无动于衷。
古道的中段,有植物因长高而密集形成的树荫,仿佛一个小小的绿色隧道,大家可以趁机在这里躲太阳休息,喝口水、吃点点心,再往前走。站在石阶由下往上延伸望去,有种在树丛隧道探险的感觉,若构图功力佳,肯定也能拍出些相当好看的网美照!
虽然过山古道全长才1.85公里,但小径路边仍有这样的里程指标,上面还写有逗趣的鼓励文字,让人看了会心一笑。我光是从入口处走到这,就花了不少时间,与其说花时间在走路,倒不如说是沿途玩乐拍照。从斯文豪氏攀木蜥蜴、石龙子、大白斑蝶到人面蜘蛛,观察得不亦乐乎!不过,还是需得留意脚下,看是否有有毒的赤尾青竹丝。
到了古道后段,已可以看见前方的大海!此时来访的旅人肯定会惊呼一声:「哇!好美阿!」我兴奋地三步并作两步,跑向前去。前方有一个凉亭,凉亭内温柔的微风徐徐,很是凉爽。
我放下背包,向前倚着栏杆远眺,这里视野极佳,往右可看见温泉村聚落,往左前方可看见孔子岩。这是我第一次站在绿岛高处往下俯瞰,虽然海拔不高,但仍旧有种奇妙的感受。我从未想像过,站在绿岛这个海洋意象浓厚的小岛高处往下看,是什么感受。
我也没有预料到,来到水上活动盛行的海岛,我却来爬了山!但同时我也开心,开心我的足迹又多探访了几座山头。
凉亭小休后往下走,没多久便到了过山古道的终点,终点处也有个指标牌,上面写着:「到达终点了」,甚是可爱。不喜欢运动但想到凉亭野餐或看风景的人,可以偷吃步,从温泉村这端的终点处开始往上走,不用多久便可以到凉亭。
过山古道的出口是从只有海餐厅一旁的小径出来,接到环岛公路上,沿着环岛公路走个几百公尺,便可以在右手边看见观海步道的起点。
观海步道往上走便会与火烧山的过山步道相接通,它只有公尺,算是一个过渡性的步道。
观海步道的阶梯是木栈道,比过山古道与过山步道都来的陡,但是视野非常非常棒,随便往下拍都好美!短短的公尺,我却也在这里花费了大把时间拍照。
这里木栈道与山坡、海景的搭配,绝对是美美照片的必杀圣地!
观海步道结束后,马上接到了过山步道,过山步道总长1.8公里,落差也是公尺。
过山步道的景致跟过山古道相似,但过山步道温泉村段的空旷视野地方相对较多,可以很轻易地俯瞰整个绿岛东半部的海岸线,但林相似乎没有过山古道那么丰富,防风防旱的林投树为大宗。
绿岛的山土质为红土,在石板小径上时常可看见裸露的红土,红土在雨天时容易滑动起泥泞,所以雨天为了安全起见最好不要上山,虽然火烧山与阿眉山海拔皆不高,路径也都是悠闲等级,但仍有天雨路滑石板松动的风险,建议没下雨时再上山。
整趟小O型纵走下来,包含聊天、看解说牌、观察生态、拍照录影、吃东西休息,大约花费了四个小时左右,走完才想起来我没有开APP纪录里程,实在是扼腕!如果专心走,时间或许可以缩短一半。但建议来到这里,可以放慢脚步,仔细观察、聆听、感受,慢活才是放松身心的关键。
喜欢山林或大自然的朋友,日后到绿岛游玩时,不妨拨个半天或几小时的时间上山走走吧!唯要注意的是,绿岛有许多保育类动植物与特有种,不可随意触摸乱抓,以免触法唷!